七公子说得太对了,老实说,富贵人家易出纨绔之徒,可楼家儿孙过百,没出过不肖子弟,实属难得,全是大将军家风严肃之功啊。” 幕僚当然要吹捧大将军,楼础迎合,三人谈得倒是热闹,都不说一句真话。 快要休息时,楼础问乔之素:“明天出城,需要向宫里告假吧?” “我已经安排好了,十七公子不必担心。” 乔之素安排好的不只是告假,次日一早,楼础与乔之素先回大将军府,换上一身新衣,带上贵重的礼物,乘坐马车出城,仆从数十骑,浩浩荡汤,路上驰骋,无人敢拦。 楼础无爵无官,按理说没资格动用府里的仪仗,但是只要大将军允许,没人真会多管闲事。 大脚驿离洛阳正好半日路程,原名神足驿,民间称为大脚,慢慢地,官府也接受了这个名称。 进京官员在大脚驿休息,次日进京,正好精力充沛,不耽误拜访亲友。 带着大将军的名头,又有乔之素从旁协助,楼础住进驿站里最好的房间,再不用与其他人挤同一铺炕。 前些日子派去打探济北王行程的家丁傍晚回到驿站,带来消息,五天之后的下午济北王就能到达驿站。 迎接贵客当然不能等在驿站里,离此十里有座亭子,乔之素带人去搭建彩棚,准备酒食。 楼础纳闷为何要提前这么多天准备,当天傍晚他就明白了。 诸王当中,济北王与皇帝最为亲近,深受皇太后宠爱,每次进京都要大张旗鼓,达官显贵纷纷出城迎接,或亲自来,或委派儿孙,因为人太多,为了避免争抢,所以约好都在大脚驿住宿,在十里亭置酒,谁家也不准多走一步。 彩棚的位置也有讲究,大将军虽然权倾朝野,也不能占据第一位,乔之素因此要提前准备,免得被前后人家抢占地盘。 接下来两天,来的人越来越多,驿站安排不下,地位低些的人,只能在外面搭帐篷。 第四天中午,济北王的前驱使来到驿站,感谢所有迎接者,收下名贴,然后宣告王命:除了宗室与楼、兰两家,其他人一律请回,盛情已领,不劳相迎。 所谓迎接,只是意思一下,既有王命,迎接者走了一多半,驿站又变得空荡,有地方安置来往的官府信使,乔之素的提前准备也显得多余。 兰家过来迎接的人是平西将军嫡长子兰镛,听说楼家只派出庶子出城,他很吃惊,拒绝过来相见,只派仆人送上名贴。 第四天傍晚,济北王留在洛阳的世子姗姗来迟,随行十几辆车,众多宗室子弟都跟他一块来。 驿站重新变得热闹。 楼础得去拜见湘东王世子,发现两人在广陵王府里见过面,于是重新互换名贴,又认识一遍。 世子名叫张释虞,比张释端年纪更小,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