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们摆脱现实的奴役,而现在的年轻人正意图做着相反的努力,为了适应现实而改变自己。
——马库斯·图留斯·西塞罗(古罗马著名政治家、演说家、雄辩家、法学家和哲学家)
原来,罗马人当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十分喜爱读书;不过,他们不是自己劳神翻阅那些读物,而多半是指定某个奴隶给自己朗读。也有相当一部分人热衷于通过写作而进行独立思考。因此罗马的文学作品比较丰富,尽管有些作者在其他方面的名气掩盖了他们在写作方面的才名,如西塞罗等人。但实际上,他们都有大量的诗歌散文流传至今。
写作还促进了一个新鲜事物的形成:那就是公共朗诵会。一些有钱的贵族认为他们资助的诗人能为他们歌功颂德,而诗人则把朗诵会当成是出名和吸引资助者的好机会。执政官克劳狄乌斯曾经写过几部历史巨著,并常常在元老院中让人诵读。
律师出生的普林尼在成为执政官之前,据说常为一位德高望重的听众去诵读文章;据他的信件中记载,他诵读时的表现似乎比在法庭上辩护还要紧张。后来,这位普林尼成了一个朗诵迷,他曾经一连数周每隔一天就要出席一次朗诵会,并乐此不彼。虽然听众们百听不厌,但他有时还是抱怨他的听众举止不雅或是精神不集中。
就这样,一群一贫如洗但雄心勃勃的诗人,加上上流社会的热心推动,使得诵读之风盛行,发展到今天,此举竟然成为了最时髦的公众活动。以至于在现在,如果谁能成功地举办一次公共诵读会,就如同在社会上取得了一项重大成就一样自豪;所以,许多人都在家里专门备出一个房间作为开诵读会的地方。
当然,这些都是上层社会的朗诵娱乐活动;对于普通的罗马人民来说。能够在公共场所听到一些穷困潦倒的诗人进行诵读诗文就已经是一种高雅的享受了。而那些贫穷的诗人们也愿意通过在公共场所诵读诗文来赚取金钱和赢得贵族们的关注;所以,很多人学习诗文朗诵为的就是赚钱和成名,根本无关罗马文化。
共和国初期,作为执政官的哈德良。曾经下令在罗马城修建一座文学大讲堂,其初衷之一,就是想用来承办这种集会的。罗马的诵读之风,也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罗马人民平时的文化生活,甚至也对文学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推动作用。毕竟在这个时代文化还是属于贵族的专利。而且,罗马人不满足高雅的文化诵读,也为自己安排了极其丰富的食物聚会。
为了体验普通罗马市民的生活,奥斯卡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