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杨杰的话,研发中心的人都是纷纷露出惊喜的神色来——
自己这位老板要甩开这些国内的军工企业单干,而且已经将目光看到了多年之后的长远目标,这些人心中自然是无比欣喜。
研发中心有好几位是从军工企业出来的技师,对过国内生产轻武器的军工企业的真实情况是非常了解的。
尤其是中间的这位三十来岁的陈海通非常激动,心说自己这位老板多次提到子弹设计跟发射药的重要性,总算是找到了国产轻武器品质差的症结所在了。
他是国内发射药厂的一名化学工程师,他是八十年代末期进入国内的一家发射药厂工作的,工作的内容就是对发射药的改进。
他参加工作几年后刚好赶上一批5.8毫米枪械陆续投入考核与试验,之前八十年代的生产的库存弹药陆续出库使用。
当时就发现发射药中的缓蚀剂结痂,那些压片的发射药在低温的时候反弹,子弹的可靠性很差,而且枪口烟大不说、子弹发射后留下的残渣也多多,清理起来很困难,而且爆温过高,对内膛烧蚀很厉害,而且膛口压力大,产生的噪音也大,而且发射药燃烧没有规律,造成了弹道效果很差。
十多年来陈海通所在的单位一直对发射药进行改进,更多的是在发射药本身上想办法,但是局限于测试手段,很难对发射药燃烧的过程进行直观的观察和得到具体的数据,只能是通过步枪发射子弹后击中靶标后进行观察。
但是子弹又是子弹厂生产的,生产子弹的时候装药量跟弹头重量之间的公差不做测量,再加上弹头跟弹壳的同轴度又控制得不好,子弹初速和膛压之间的公差也不做测量,这还搞个屁!
为此发射药跟子弹厂之间也是相互扯皮,双方谁也不让谁。
以前仿制过程一般都是重视枪,不太重视弹和发射药,尤其是在大量仿制苏式轻武器时,专业划分得又小又窄,枪、弹、药虽然是一个不大的系统,但专业分得这么细,从头到尾就没有把枪、弹、药综合在一起的交叉学科,所以几十年过去了,懂得整个系统且居于顶层位置的专家可以说没有,这个大系统根本就没有人在研究,缺乏理论研究。
而且到现在为止国家对对弹药的研制都是以大会战的形式完成的,高层需要什么样的武器弹药,然后国内几十家工厂企业组成一个临时国家队完成国家交代的问题。
国内也就那么几家子弹厂和发射药厂,其他的全都是枪厂,二十多家枪厂盯着这么几家子弹厂和发射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