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作。
孔子曰:“赐,尔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
曰:“然。非与?”
孔子曰:“非也。予一以贯之。”
孔子知弟子有愠心,乃召子路而问曰:“《诗》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
子路曰:“意者吾未仁邪?人之不我信也。意者吾未知邪?人之不我行也。”
孔子曰:“有是乎!由,譬使仁者而必信,安有伯夷、叔齐?使知者而必行,安有王子比干?”
子路出,子贡入见。
孔子曰:“赐,《诗》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
子贡曰:“夫子之道至大也,故天下莫能容夫子。夫子盖少贬焉?”
孔子曰:“赐,良农能稼而不能为穑,良工能巧而不能为顺。君子能修其道,纲而纪之,统而理之,而不能为容。今尔不修尔道而求为荣。赐,而志不远矣!
子贡出,颜回入见。
孔子曰:“回,《诗》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
颜回曰:“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虽然,夫子推而行之,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夫道之不修也,是吾丑也。夫道既已大修而不用,是有国者之丑也。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
孔子欣然而笑曰:“有是哉?颜氏之子!使尔多财,吾为尔宰。”
于是使子贡至楚。楚昭王兴师迎孔子,然后得免。
以上来自《史记·孔子世家》
我的点评:
一是,孔子的颜回是最懂孔子的志向——他要治理天下的林林总总问题,实现他的心中理想。
二是,像朱熹等人把这句话解释为学习,是为了统治的需要,而不能说其不懂这个问题。
他们即便没有独立思辨能力,也一定读过《史记.孔子世家》,就一定知道孔子这篇的真正含义——凡事写进历史上的人,即便是最差的人,那智商或者情商往往高于普通人。
三是,这篇的“时”就是当时,即当下。“习”是练习,即是实践。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是:我孔子终其一生地搞学以致用的事情,至于不成功,又有什么不高兴呢?这又有什么值得人家去说三道四呢?
所以,这篇在孔子论语的开篇(古书的第一篇和压轴篇是一本书最重要的篇章。),就道出了孔子的至高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