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冬渐深,荒野里草木凋零、人迹罕有。
陂塬南侧分布着一片村庄,乡人屋舍零零散散的分布在背风向阳的沟谷间,约莫有两三百户的样子。
山溪转流处分布的房屋最多,瞧着有四五十户。有妇人在篱墙内架起纺车,承着热力稀薄的阳光仔细纺麻,旁边有半大的孩童翻晾着夏秋时节收割的干草。
有几家屋前还架着鸡舍,当鸡舍里传来母鸡咯咯叫声时,孩童们顿时竖起了耳朵,斜眼细瞟,若发现户里大人并不关注,便悄悄向鸡舍凑去,但往往手都还没探入其中,头顶已经出现一双虎视眈眈的大眼,刚刚产下表皮温热的鸡子交公不说,还要承受大人的几记抽打。
哭哭啼啼的孩童抹泪出门,还要提着木楔子在干涸的河床周围摸挖埋在地里的草根,挑出一些尚算软嫩的草根喂给腹部鼓胀却瘦骨嶙峋的羊。
村庄中央摆着石碾石臼等物,尚算力壮的庄人们在这里排队给谷物春碾褪壳。石磨石碾全靠人力推拉,几头毛色暗澹的耕牛驽马则由人牵引着,来回踱步踩踏粪堆。
在这村庄的小广场一角上聚集着最多的庄人,里三层外三层的围着一个火堆大灶,大灶上架着陶瓮,里面熬煮着味道辛烈刺鼻的黑色胶汁,但仍冲不散贪暖的人群。胶汁冷却后就会变得粘稠,涂抹在器物上可以防火防水。
灶下的草木灰也不会浪费,细末晒取出来装在抹了黑漆的木匣里,留作日常洗衣濯发。其他的则同干粪拌在一起,储作来年开耕的肥料。
人有三急,火堆旁取暖的群众不时有人站起身来,表情不自在的挤出人群往家跑去,一脸轻松的返回后却已经挤不进最近火堆的位置,只能无奈的蹲在外围,等着里面人忍不住腾出位置。
“族老怎么还不回来?今年到底还要不要向山贼交供?九月杂调加重,今年再供可要艰难……”
有庄人望着村口说道,顿时便引起人群里一片叹息。
“不是说有外州的强兵入境,要铲除龙州的匪徒?要真除了大患,自然不用再供,被掳走的儿郎兴许也能救回……”
“龙州匪要真能轻易剿定,至于为害几年?怕不又是哪部军汉没了过冬的食料,入乡来扮个样子,才好催缴粮货。这些贼兵,比匪徒还乏信义,哪怕救回了乡里儿郎,也得拿粮货几石去赎!手脚健全还好,若残了躯体,回来也是个拖累!”
不怪乡人薄情,实在这世道苦难太多,哪怕老实本分的守在乡里,活上一天都让人有偷天窃命的侥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