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孙策的决定其实是正确的,以五百甲士,据乔家坞堡而守,未必就一定会败,但孙策若是弃守乔家坞,率军奔归皖城,却必败无疑,因为袁否有骑兵,人的两条腿怎么可能跑得过战马的四条腿?
不等孙策的五百甲士逃回皖城,袁否的骑兵就早已经追上他们。
野外决战,五百江东步卒又怎么可能抵挡得住袁军铁骑的冲锋?
所以只能死守乔家坞堡,等待周瑜大军回援,从时间计算,多则两天,快则一昼夜,周瑜大军就必定会回援乔家坞!
不过,在乔家坞堡还有个极大的不安定因素。
这个不安定因素便是乔氏的五百多乡勇民壮!
若是平时,孙策根本不会将乔氏的这五百多乡勇民壮放在眼里,然而现在,孙策身边只剩五百名甲士,而袁否却又是挟恨而来,乔氏的这五百名乡勇民壮的立场就立刻变得举足轻重起来,他们若是倒向袁否,里应外合,则孙策必败无疑!
所以孙策必须找到乔玄,向他晓以利害,既便不能迫使乔氏偏帮孙氏,也至少要乔氏保持中立,不要倒向袁否一方。
孙策找到乔玄简单说明,乔玄便很干脆的答应中立。
世家豪族考虑问题,永远都会以家族利益为出发点。
譬如此时,乔氏保持中立无疑是最符合家族利益的。
因为最后无论是孙策赢,还是袁否胜,乔氏都会与胜出的一方结为姻亲,既然都成为了姻亲了,孙策或者袁否还会再为难乔氏吗?
反之,如果乔氏在此时贸然选择站队,则是危险的。
若是押对了宝则还罢了,若是押错了,则无论孙策,还是袁否,只怕都不会轻易放过乔氏,或者,碍于大乔、小乔的面子,表面上不会做什么,背地里却必定会极力打压乔氏,一个靠不住的政治盟友,有什么值得珍惜的?
摆平了乔氏之后,孙策便全身披挂上到了堡墙之上。
尽管医匠再三叮嘱孙策,不可动刀兵,可袁否的长矛都已经戳到他孙策的腚眼上了,他孙策若是再不动刀兵,岂非只能引颈受戮?
乔家坞堡并不大,方圆几百步的样子。
四面堡墙,孙策每面堡墙摆了一百人,剩下一百人则居中策应。
孙策全装贯带,手按着刀杯走上南墙,守在南墙上的那一百名江东军的目光便纷纷聚集到了孙策身上。
孙策凛凛一笑,迎着上百将士的目光大声说:“袁否小儿从我江东大军的围追堵截下侥幸捡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