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司到缅甸去。
不过,这些都是琐事。
对于,太子来说,只有一件大事。那就是回京。
对于太子,乃至以太子为首的整个政治集团来说,没有比回京更重要的事情了。
大明文臣集团集体拥护太子,固然是遵从传统与祖制,未必没有太子这一方的推波助澜。毕竟对很多压宝在太子身上的人来说,他们已经没有其他退路了。太子如果不能登基,对他们来说就是万劫不复。
太子看到这一则消息之后,什么人也没有见,屏退左右。捏着这仅仅一指宽的纸条。坐在红木躺椅之上,无意识的晃着椅子。思绪不知道飘到了什么地方去了。
太子得到情报,只有两点,第一,伊王夜见陛下,第二,陛下给了伊王一百万两,并将伊王拖欠之经费,一笔勾销。
具体,他的好五弟与他的好父皇,到底说了什么,太子并不知道,也不会去找人探明情况。毕竟,想探听皇帝私下说什么,太犯忌讳,近乎不可能,代价也太大了一些。太子不会做这些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
只是很多事情,本来就不需要查明白。
只需自由心证即可。
政治上,更是如此。很多事情都是含而不露,点到为止。不会表露的那么直白。
太子从这两个消息之上,想到了很多很多。
或许有些是多想了,但是有些东西,却不是多想的。
这是父皇对伊王的示好。
这一点,太子无论如何,也不会判断错的,他也希望自己会判断错了。但是,他很想从这些证据之中找到反证的,可惜是找不到的。
或许,有一些人觉得,这并没有什么。
但是作为太子来说,并不是这样想的。
太子其实也知道,他这一段时间频频出手,想要回京,有些让父皇不高兴了。当是父皇依旧给出了表示,这个表示就是建立在对伊王的排斥与贬责之上的。用这一件上,向太子证明,他没有更易太子的想法。
但是朱祁镇的做法,忽然变了。
这让太子心中有无声的惊雷炸响。
他反复权衡,不知道这是不是代表父皇改变了主意。
这个结果,对于他来说完全不能接受的。或许伊王还能接受太子登基,毕竟从头开始,朱祁镇都没有给伊王多少希望。但是对于太子来说,他是完全不能接受,他自己与大位失之交臂。那么不去说废太子的下场。就是这一件本身,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