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儒家激进派
朱祁镇有毛塞顿开之感。
峰回路转,豁然开朗。
谁是敌人,谁是朋友,这个问题,在任何时候,都要躬身自省。或者说,做一件事情,谁是你的阻力,谁是你的助力?
朱祁镇一直觉得,大部分文官是朱祁镇做事的阻力。
他也是秉承这一个念头,在做布局。李贤去位之后,一场从上到下的大调整,已经迫在眉睫了。
这就是为了加强朱祁镇对朝廷上下的控制。
这种控制自然会受到反作用力。
即便朱祁镇想要完成一套有助于变法的在儒家框架之内的思想体系,他也没有真正意义上想从儒家框架之中来解决这个问题。
他不过是想将这套东西,拿来用而已。
只是他从于谦的表现出来之中,他感受到一种力量。那就是思想的力量,理想的力量,信仰的力量。
朱祁镇一直以为将儒家思想体系作为自己隐藏的对手,这个想法一下子动摇了。
不管这些儒家思想在朱祁镇多么不合时宜。但是大明这么多士大夫,并非都是顽固不化的分子。
或者说,他们也并非都是想让大明不好的人。
大明毕竟不是清廷,清廷得于不正,死于耻辱,对内部思想控制,是严苛之极。很多思想上的异动,都会被纳入文字狱之中。
而大明却宽容得多了。
看大明士大夫的作风就知道这一点。
而且理学在大明并不是完全不可动摇的,大明开国不久,开国一辈文臣士大夫们,他们大多秉承实用的学问。
就好像是刘伯温,看刘伯温的文章。就知道这位老人家可不是空谈道德之辈。
于谦少年时代在永乐年间,受到这些前辈影响,更偏于实用之学,再加上朱祁镇对于谦的影响。
如果而今为于谦编纂文集,大概要有很大篇幅都在水利上面。
虽然理学在这几十年大有盛行,但是他的官学地位并不是那么巩固。
即便终大明一世,在中后期,心学也是能与理学分庭抗礼的存在。
所以,他只能有一个能聚集大明士大夫的旗帜,似乎能从大明士大夫之中拉出一大帮人手为他所用。
一部分,固然是朱祁镇的权威。朱祁镇的皇帝权威在这几十年间,已经是不可动摇。
二部分,就是理想的力量。
朱祁镇此刻也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