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从来不看在眼里
。而且这些胥吏在朝廷之上,有利益代言人吗?
没有。
即便有胥吏出身的官员,如同况钟,也是太少太少了。根本形成不了一个统一的政治集团。
其次,建立起培养胥吏的学院,对杨溥有好处吗?
这个好处,并不是杨溥个人好处。毕竟在操守之上,杨溥是信得过的,这个好处,是政治集团的好处。
似乎是有的。
朱祁镇心中一亮。
在这个时代,读书识字的人是少数的。即便水利学堂之中也是有大量童生存在。也就是说,今后很可能会存在一个现象。
那就是,靠不上秀才举人进士的人,才会考各种学院。
其实这个政策损失的是各地的胥吏,而给士大夫集团带来的是权力扩张。
也就说,杨溥从来没有将这些人自外于士林。
朱祁镇与杨溥对一个相同的事情,得出不同的结论,就是两个人有一个基本观点冲突。
朱祁镇认为,培养出来各种学生,总就会成为一个独立的政治集团,用来对抗士大夫。而在杨溥看来,这些人依旧是士大夫集团的一员。
朱祁镇眼睛一亮,心中暗道:“杨先生,不管你是真没有想明白,还是在与朕堵将来这些人会老老实实的当事务官,为进士出身的大人们分担政务。朕和你赌了。”
当皇帝久了,就是一个完完全全的利益生物,他才不相信,今后每年一两万毕业生,会臣服与每三年三百多进士的脚下。
有利益就有分裂,没有利益冲突,朱祁镇也能给他制造利益冲突。
比起利益集团的更迭,皇帝的更迭显得太频繁了一点。朱祁镇觉得好好的锻炼身体,争取活得久一点,能看见进士被打落神坛的一天。
朱祁镇微微一笑,转过身对杨溥说道:“先生所言极是,只是这一件事情具体该怎么做?”
杨溥说道:“应该以南北两京开始,六部各衙门的胥吏今后都从这个学校之中挑选,将来人数多了,再考虑其余府县不迟。”
朱祁镇也知道,事情要一步步来的。很多政策推广的快,就是害民之策。
朱祁镇说道:“好。就依先生的,就命名为治政学院。开学那一天,朕会去的。”
杨溥说道:“臣遵旨,只是工部水利事务?”
朱祁镇说道:“朕也准了,只是事关重大,先生还是递一个题本,朝廷上议一议再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