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的说道:“太祖自然也是有太祖的考虑的,只是而今却要权衡利弊,两淮盐场为朝廷最大,但是为了供应盐场燃料,海岸上有连绵不断的芦苇荡。耗费不少田地,而今盛世滋丁,流民无处安置,不复开国之时的情况了。”
“这些地方,虽然不是什么好地,但是也足以安置百姓开垦。”
“如果晒盐法能节省柴薪,也省了朝廷不少事情。所以朕之意,福建盐场无足轻重,既然晒盐之法,也是从福建先行,就默许福建晒盐,看看情况如何?”
杨溥立即说道:“陛下英明。”
其实这也是明代一直以来的政策,就盐业生产来说,福建虽然也有盐场,但是不要与两淮比了,就是与长芦比,也差了太多了。
在大明有六个盐运司,两淮,两浙,山东,长芦,河东,还有福建。
其他五个盐运司都有各自的任务,比如说输边啊,上供啊。但是福建盐运司统统没有,每年盐税不过二万二千两。而且福建盐运司销售范围,也不过福建一省。
其地位可想而知。
所以,福建盐场之中,已经有很多人用晒盐法了。反正福建盐场只要能保证福建一省的食盐供应,并如额缴纳赋税。
很多事情,上面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毕竟,如果真要整治的话,一来灶户贪其便利,即便一时禁止,过了风头也会死灰复燃。二来,这种整治行动也是需要成本,谁知道上面制定的政策,下面闹成了什么样子。甚至搞出官逼-民反的闹剧来。
灶户本来就够苦,最好的办法,就是少折腾。
朱祁镇的心,被盐业帝国这个设想,不住的诱惑着,一时间也没有心思与他们谈下去来,而且此刻也谈的差不多了。就说道:“数日之后,召集御前会议,就将这一件事情给定下。首辅,这一件事情,就交给你了。”
杨溥说道:“请陛下放心,此事万无一失。”
这一件事情,朱祁镇虽然决定了,但是外部未必没有反对意见,即便是所有部堂级别的大臣,也未必都同意。
不过,与加薪的消息放在一起,想来下面的大臣们,也要考虑一下属下们的心思。
杨溥准备这一两日,就要与所有参加会议的大臣先谈一谈,在御前会议之前,达成共识。
杨溥思量这一件事情,与周忱联袂走出了皇宫。
周忱一直在后面亦步亦趋,忽然行礼道:“阁老,下官有下情上秉。”
杨溥看了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