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的事务,就建立起事实上的隶属关系。之前内阁事务并非没有划分,但是大多是约定俗成的。
也就是不大稳定的。
阁臣之间的意见不统一,也会相互内讧。彼此争执。
但是如果这里确定每一个人职责范围,内阁之中也就有序多了。但是同时,对于文官来说,他们不怕有规定,就怕没有规定。
在现有规则之中,每一个人都能玩出花来。但是就怕没有规则,那就是所谓的秀才遇见兵,有礼说不轻。
有了这个规则,虽然一时间对杨士奇不利,但是内阁内部梳理清楚,对外的影响力就大增了。
别的不说了,比如户部一件事情,胡濙不同意,就可以找杨荣。杨荣只能说服了杨士奇就能推翻之前的决定。
内阁之中大臣相争,还要引入六部尚书来做奥援。
但是之后,各大学士之间职权分明,互不干扰,任何关于六部的事情,都在内阁之中梳理清楚。各司其职,那么负责某部的大学士,就是下面某部的顶头上司,绕都绕不过。
可以说,这样改革,看似轻描淡写,但是彻底将六部压在执行层面,而内阁却是决策层面了。
朱祁镇说道:“君无戏言。”
朱祁镇不是不知道这其中的影响。
内阁权威大增。甚至能威胁到皇权。
但是朱祁镇这样做,并非没有自己的考虑。
首先,他与勋贵联系紧密,大多数勋贵已经与朱祁镇站在一起了。但是支撑大明江山,绝大多数是文官。
朱祁镇必须向文官释放善意。
当然了,释放善意的方式有很多种,这并不是唯一一种。
朱祁镇持续数年日夜不停批改奏折,在被杨士奇劝谏之后,进行了深深的反思,作为皇帝一年二十四个小时批阅奏折。真的是一件好事吗?
朱祁镇并不觉得。
所以他要吸取经验,很多小事情无须他过目。
但是这些事情,在朱祁镇看来是小事,但是实际上每一个能奏上来的事情,都干系不少人命。是不可轻忽的。
所以朱祁镇决定加大内阁的权能,让内阁有更大的权限去处理庶务。减轻他身上的负担,让他能将心思放在更重要的战略思考之上。
今日之事,仅仅是一个开始而已。
不过内阁的权力加大了,作为牵制朱祁镇也准备加大司礼监的权力。达到更好的制衡。
不得不是,但凡能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