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亚这个山地国家,一旦进入过程中遭遇到反抗,将会让其得到欧洲国家普遍的同情,这对意大利非常不利。
而且意大利也没有足够理法依据为支撑,让其他国家信服。所以像埃德尔那种,由保加利亚人民选为国王的事,不可能在阿尔巴尼亚人身上发生。
而对于埃塞尔比亚就不同了,因为其地处非洲东部,欧洲国家并不会为其太过于出力。而且也不是英法势力范围,也不太会触动两国的神经。
没错,目前欧洲普遍对非洲大陆没有什么感官。对于黑黝黝的皮肤,也没有什么世界大同想法。
而意大利政府这边,在经过了慎重的考虑之后,最终选择埃塞俄比亚作为民众注意力转移的目标。
其地处非洲是一面,还有就是能将目前意大利在东非殖民地厄立特里亚和意属索马里链接成一块,也是有跟大关系。
目前意大利在东非的殖民地,主要是厄立特里亚和索马里地区,不过在这其中有英法从北部分割成不相连的两部分,目前担任东非总督的E.德博诺将军,也是推动意大利入侵埃塞尔比亚的推手之一。
在他的领导下,意军多次在两方边境地区挑衅制造摩擦,并且趁机宣扬这是埃塞俄比亚对异意大利不满的消息。
所以意大利上层的推动下,其国内的报纸电台纷纷为其站台,仿佛埃塞俄比亚对意大利东非领土虎视眈眈。这自然引得意大利民众对其不满,更是推动意大利王国加紧进行军事准备。
不过意大利政府知道,想要拿下埃塞俄比亚要需要对英法外交公关,所以墨索里尼为此与法国外长皮埃尔·赖伐尔签署了《意法条约》。该条约规定法国给予意大利在埃塞俄比亚的“行动自由”。
让法国这样做的原因,是因为法国想将意大利注意力放在非洲。在德国随着希特勒上台以及罗马尼亚在巴尔干搞事,法国上下认为意大利也会心动,那么与其等意大利造成欧洲的不安宁,还不如将其精力发泄到东非这个山地国家。而且埃塞俄比亚国内都是崇山峻岭,这有助于增加意大利消耗。
而意大利政府在得到法国的保证后欣喜若狂,认为这扫除了一大障碍。
不过英国因为担心意大利此举可能动摇其在东非、埃及和苏丹的统治,所以持反对态度。为此意大利政府继续和其谈判。
而随后谈判中,英国考虑到为此与意大利开战的风险太大。而且还能将其拉拢过来,并认为牺牲埃塞俄比亚可以令墨索里尼不和德国结盟,最终给意大利暗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