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判断水淬的最佳时机。
此环节是整个制刀过程中最耗费心神的环节,一旦失败,前功尽弃。刀身在炉中加热的时候,要密切关注使粘土不被火烧掉。在这个过程中,有三分之一的机率会失败,失败的刀条将不能使用。
苏渊满脸轻松,把握时机简直易如反掌,这次不但要覆土烧刃,还要尝试油淬之法,看看到底中西合璧会产生什么奇迹?
一次覆土,一次水淬,一次油淬。
周而复始,
足足三遍!
徐奎和柳生惠美满脸痴迷,打铁这种苦差事仿佛变成一种享受,行云流水,从容自在,不带一丝烟火之气。
特别是节奏感,闭上眼睛,如同大珠小珠落玉盘,清脆悦耳,绕梁三日,简直是一场交响乐。
苏渊全神贯注,刀胚经过冰火加上覆土,慢慢改变角度,逐渐变成弯月形,不需要任何外力,全靠自然的鬼斧神工。
一把名刀,最美在于弧线,羚羊挂角,神来之笔!
完成最后一次油淬,把刀胚放在温火中回气,苏渊送口气,基本完成,传统做法刀匠检查完是否有瑕疵后,配上刀匣,用钢凿把名字刻上,之后这把刀就要离开,交由白银师作刀镡,鞘师作刀鞘,研磨师进行研磨。
在岛国这是一套完整产业链,分工合作,特别是研磨师,地位崇高,不亚于铸刀名匠。
从室町时代起,他们就是一个很高尚的职业,不断地被载入史册,不断被人传诵推崇,甚至树碑立传。就算是现在,一位职业研师的社会地位,不在东京大学教授之下!
刀具研磨术,也早已是一项几乎独立于刀具制造之外的有着完整文化和技术体系的技艺,变成一份伟大的民族文化遗产。
苏渊休息片刻,拿起一块砥石,这是多火山国家,研磨武士刀的砥石很多是火山石,甚至专门总结及开发出很多研磨石矿脉,其中有的目数高达6000目左右,极其细腻。
比如手里的这块内曇砥,未切割前的大料,使用时必须先仔细地挑去石筋,切成细薄小片,不然会划伤已研磨好的刀具,导致前功尽弃,每克最少两千美金。
即使现在,一把武士刀最普通的研磨费用,也得花费岛国人两三个月的薪水,折合人民币两万多。
一名优秀的研师拿到作品后,第一时间要动的不是手,而是眼睛和大脑。先判断这是什么时期、谁的作品,至少是什么流派的作品。再观察有什么瑕疵和损坏,然后再决定采用什么研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