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亩水田交七斗白米的租子高不高......这就得看是官田还是私田了?
如果是官田,那简直在开玩笑!别说七斗,平均下来七升都不一定能收齐了。
如果是私田,没一石米谁租你?真正上等的水田是旱涝保收,一年出米三石没有问题。水田里面还能养一点鱼虾什么的,好歹也能卖几个钱。
花一石米能租到这样的田,那还得是叶家鑫这样的“大农”,寻常的贫下中农想都别想!
因为“大农”的风险承受能力比较强,而且经营水平也高,在缴纳地租的时候一般也不会有什么困难。另外,他们还可以缴纳一定数目的押金。所以地主都愿意租地给他们种,哪怕少收点租。
而“小农”的风险承受能力就弱了。本小力弱嘛!而且“小农”的经营水平一般不及大农,一不小心就种地种亏了。到时候缴纳租金就会出问题......而且小农一般也没有力量缴纳更多的押金,有时候还要向地主借农具、耕牛,因此需要缴纳的地租也就要高一点了。
地主放租土地这事儿,其实和后世银行放贷也差不多......当然了,前提是真正能够市场化运作。
“官田啊,能租到?”叶家鑫一边跟着姚大桥走,一边向他发问。
“能啊!”姚大桥道,“你不知道吧?朝廷在南直隶那边就公开放租过公田......数量不多,但是还能租到。”
叶家鑫一愣,“公开放租?田从哪儿来?”
“一是佃户退佃......现在军屯司管理的公田不得转租,不租只能退。”姚大桥说,“二是驱佃!”
“什么?公田还能驱佃?”
“当然能驱啊!”姚大桥道,“交不上租子不驱怎么办?这事儿要能通融,那么过不了几年,朝廷就没一年一千几百万石的租子了!”
公田驱佃在过去是不可想象的!但是朱慈烺照样给下面的军屯所授了权......他不这样也不行啊!
军费开支越来越大,从北方流亡来的百姓越来越多。
朝廷要是没一点底子,要不了多久朱慈烺就得走崇祯皇帝的老路!
而现在朝廷弄钱的路子有限,官田、军屯的租子就是个大头了......一年光是能入库的就一千六百万石啊!
如果没有了,朱慈烺的朝廷很可能就混不下去了。
所以“公地驱佃”这事儿,从年初开始就反复在说,虽然还没真正驱走一个佃(交租子得秋后,现在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