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阁 > 历史军事 > 商业三国 > 第十五节 黄巾之祸

第十五节 黄巾之祸(2 / 4)

面上,稳定生存往往受到威胁,生活往往被摧毁。

特别是在中国社会的历史早期,摧毁性的自然灾变奠定了社会****的自然基础,然后自然灾害和社会****之间,以及各种社会****之间交替出现。

“摧毁性自然灾变”是“掠夺性社会****”的第一基础,然后发生自然灾变和社会灾变的不断置换以及掠夺与反掠夺的****循环。

摧毁性自然灾害严重威协了人类的生存,将人类社会沦于死亡、贫困和恐惧的边缘;由于灾变扫荡了生活资料,毁坏了生存资源,掠夺有限的生存资源就成了社会****的主要原因。人与自然的恶劣关系转换为人与人的恶劣关系。中国社会****的本质是生存之战。

生存之战的原则是“你死我活”,与主义和荣誉之战比较,更具残酷性。

生存之战是掠夺性社会灾难;由于灾变摧毁了“交换成本”并加剧了生存必需品的极度短缺,无成本的征收和掠夺彻底取代了商业交换和竞争关系,“扩展性秩序”摧毁于掠夺性经济之中。

生存之战支配了中国历史。

中国文明的主题是生存而不是发展;每次****的引发点都是饥荒和极度贫困,每次****以后都要重建生存,每次****以前都要“准备”在****中如何生存。这在政治史上就表现为王朝循环和文明的静止或停滞。

再没有比****(所谓农民战争)推动了历史进步的理论更颠倒是非的了。

中国的农民造反100%是灾民起义,这种****正是历史停滞的原因之一,尽管我们在人类的同情心上对“农民革命”可能表示同情。希望真理和伦理合二为一是方法论上的一个优点,但却可能是认识论上的一个缺点。

马克思在亚细亚生产方式论中认为,中国社会一直处于人类历史发展的最初阶段,即半野蛮半文明阶段。这里,没有土地私人所有权,只有部落的共同所有和东方****主义式的土地国有制。即万人服从于****君主一人(或国家)的奴隶状态。

马克思这一学说的理论依据是“灌溉假说”。根据“灌溉假说”,大型的公共事业(建设堤坝、运河等)是使东方的农耕变为可能的基础,为了管理这种大型的事业,“****君主”即“亚细亚国家”这一组织化的权力是必需的。

马克思认为,“中国革命”是什么呢?它是对存在了数千年的“儒家”社会的根本颠覆,是属于非市民社会范畴的对“儒家”社会的颠覆。

最新小说: 残柳枝上泪滴落 时逝春秋 万字旗下的第三帝国 江山不悔 魔尊归来 不灭神途 大宋天朝1630 卡伦家的神厨 1995大国崛起 寒流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