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
有些比较郑重一点的人家,也只是亲自到对方家里邀请。
但是却没有发喜帖的习惯……实际上大家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好多连自己名字都不认识,弄那些繁琐的东西干什么,浪费钱。
但是对于外面的人就不一样了,喜帖就是非常正式的邀请。
若是还想继续维护彼此间的“友谊”,收到请帖,只要没有天大的事情,都是要带上礼物赴约的。
所以芩谷当时发出去一百份喜帖,现在人们都陆陆续续到场了,把整个院子都挤得水泄不通。
一开始郑家因为有郑炳根在城里的朋友前来,还很是高兴呢,觉得我儿子有城里的朋友,而且还都是有头有面的,多有本事啊。
可是郑家人一听对方是来吃喜酒的,顿时显得非常纳闷。
他们没想过要办喜酒啊?再说,就算是要办酒宴的话,也可能是小儿满月办满月酒吧……这,这孩子还没有生下来呢,更没想到要办酒席的事情。
客人们陆陆续续赶来,一来就跟郑炳根说着恭喜的话毕竟之前郑炳根和岳时琴在城里认识时,只和几个朋友简单吃了一顿饭了事。
所以大家接到喜帖都自然而然理解成,他们两人是打算在乡下在郑重地办一次酒席,毕竟郑炳根的老家他的根是在那里嘛,再办一次也是理所当然的。
郑炳根说明情况,大家都一脸懵。
然后把喜帖拿了出来,的确是他们两人的喜帖。
郑炳根气的不得了,肯定是那个女人干的,可可是转念一想,自己从来没有跟她说起过自己在外面交往的这些朋友啊,她又是怎么知道的?
现在不管怎么气愤,这些人来都来了,除了这些从城里远道而来的朋友之外,还有包括郑家和钟家村里的稍微有些头面,对郑钟两人婚事比较了解的人全来了。
总不能把他们赶走吧……
其实他们是想把人家赶走来着,奈何来的时候舟车劳顿,累了一上午,现在已经快晌午了,让人家到哪里去吃饭歇脚?
所以只能硬着头皮到处借桌子板凳,乡邻也帮忙凑东西,总算把人全都安顿下来了。
接下来就是吃饭的问题……酒席是不可能了,好歹让大家有口水喝吧……
人们议论纷纷,毕竟都是乘兴而来,没想到竟然遭遇如此的冷遇,这样的落差还是很让人失望的。
就在这时,芩谷带着孩子回来了。
认识“钟毓秀”的人都连忙叫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