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城,向北百里!
赵鸿儒,冯异,李霖,拓跋羽四将,率领三十万步骑,及五万犬狼,且战且退,死耗着联军。
联军夺取越城七八日,花费大量人力物力与时间,却仅仅将势力向北推行百里,且没有给燕军造成重创,
接下来好几日,双方始终处于对峙状态,很少主动攻击,有,也是小规模试探性的。
不过,自五国部队在越城分散,逐渐形成吴越蔡蜀四国在南,楚军单独在北,燕军处于中央,被两面阻挡的态势。
这样长期毫无收获的联军,郁闷,气愤之余,有那么一丝希冀,寻思着该怎么重创被包围的燕军。
然而,局势看似对燕军不利,燕军未撤离,联军处于夹击态势,亦没有攻击。
经过连续接触,敌对双方,基本摸清楚了对方实力,清楚对方凭借自身实力,要撼动乃至全部歼灭对方,会造成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局面。
这种对峙的局面,赵鸿儒,冯异,李霖,拓跋羽等燕军将领喜闻乐见,毕竟,他们目的便是长期拖住联军主力军队,消耗他们粮草,麻痹他们士气,最终让联军不战而撤。
另外,两军长期坚持,有利于燕军其他部队清楚两翼威胁,将来集中优势兵力,驱逐联军,乃至全歼五国联军。
然而,这种局势,对联军而言,却是非常糟糕的,非常折磨人的。
燕军死守空耗,局势会潜移默化中向有利于燕军的方向发展,毕竟,这个时候,联军长途跋涉,远离长江北岸,抵达燕国腹地,粮食军械,都要从停留在长江上的战船上运输,需要花费更多精力。
长期消耗,运输路线会变得越来越长,一旦燕骑突破包围,或者,北方有支部队悄无声息南下,切断联军粮道,联军处境会异常危险。
不管韩炙潼,温知明,还是张雨亭,王政文,吴捷邵等联军将领,均非常清楚联军处境,及可能遇到的危险。
因此,韩炙潼定下计划,双方互相通信,楚军派出副将陈侗羽,率领部队夜袭燕军大营,南面四大大联军,亦趁机出手,趁着夜色掩护,杀向燕军大营。
燕军上下,死守不攻,消耗联军军械物资,亦消耗着对方耐心。但赵鸿儒,冯异等将领,均非常清楚,联军摄于燕军战斗力,及不屈意志,暂时不敢进攻。
若有良好战机,肯定会主动攻击,采取南北合击之态,围歼燕军。
所以,赵鸿儒等人,不打算长期死守,准备继续北撤,依托城池,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