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风扇往里是连续的栅格整流通道。
接下来是连续的三个钛合金大风扇做最终增压动作,再通过最后一道数米长的整流栅格完成吹风。
所有的整流栅格同时也是导热区,在实验中会一步步加热气体,增压风扇区的温度控制在八百度以下,连续工作时间定个限制,即可保证风扇不发生变形。
另外,气体热涨的同时,也是进一步增加气流速度的过程。
……从形状与结果看,把这东西理解为一个工作温度为八百度的涡喷发动机也可以,只是原理有些不同,而且因为不用上天,设施通过增加外壁厚度可以让安全水平非常高。
观察区比较麻烦,部里没有具备高温耐受力的透明材料,而且为了观察效果,还不能直接在玻璃上用导灵线路布阵。
沈文剑用回最初做第一版简易热力平台时的方法,通过内壁的阵法实现非实体的隔热气层,每个观察窗周围还有舱盖式热灵转换阵法,如果玻璃温度过高,关上该观察窗的舱盖,开另一个即可。
虽然比较操作上很麻烦,总算是先解决了问题。
最后是热流回收。
在正常的风洞实验室里,尾流回收根本不叫事,通过非平行栅格,让出风口大于观察区,最多在外面再来点挡板。
科研部的风洞尾流可能会有上千度的高温,还是要大量采用热灵转换阵给回收掉一部分。
完成风洞设计,观察设备暂时不管,喊上天基项目组的技师,又分了一堆零部件图纸交给工程部和制造局,开始施工。
工程师们好奇心很重,天天有人跑来围观。
“部长,吹个风需要做这么大吗?”
“风扇太大了吧,人都能绞碎啊!”
“部长,这就是风洞啊?”
“哇,这个风扇叶子好多!”
整个风洞建筑内外全长一百一十米,整流风扇直径有八米,为此在楼外专门为进、出气结构架设了钢架,钢架上有巨大的黄、红两色警告图标,三号楼楼顶也刷了巨大的“禁制降落”标志。
这么大个东西,观察区长度十米,内径只有两米……
准备测试的时候刘香湘专程跑来抱怨:“师父你做的风扇太花钱了!”
整整十八万两!
十八万两银子里,有八万两银子的成本都花在各种风扇上,中间还专门把刘工调过来,跟沈文剑两个泡在流体动力实验室里重新设计了增压风扇的动力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