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家里,沈文剑整理了下思路,开始列出往灵月发射卫星的技术需求。
大功率天线,有了,地面站还需要大锅子天线。长焦阵列拍摄,有了,可能需要进一步改进。地质勘探,需要改进。火箭技术,材料已经没有问题,还需要大型实验。姿态控制系统,要做……
一堆列出来,里面有个刺眼无比的东西。
原子钟!
这回无论如何也绕不过它了,没有原子钟,就无法测得灵月的实际距离,自然也不可能定制发射计划。
那怎么办?克服困难造呗!
铯,以原料组的经验,应该是可以提取出来的,只不过没有矿源,量很难保障。
先去原料组找那边的工程师探讨探讨。
第二天讨论的结果还不错。
原料组在这几年渐渐总结了些经验,做了惰性气体储存器,在制取一些易氧化材料时在专门的小房间里使用。
沈文剑的要求更高些,他希望在人不进入惰性环境的情况下,完成制取工作。
原料组的工程师表示这种操作可以实现,但是要用导灵材料和专门的阵法建立惰性实验房,成本可能会很高。
实验基础建设的成本那还需要考虑吗,做!
干脆借此机会把计划多年的三号楼建起来。
三号楼的大型风洞实验室只能预留空间,迟些再说,为了配合原料组的需求,专门建立了三个惰性气体高压储存槽和一个液氮储存罐,这些储存槽都是工程师亲自上去封口的。
其中液氮储存罐配有单独的气体分离与冷却系统,难度并没有多高,不过是已有的液氢液氧制备技术的变种。如果是单纯科技办法,其中的技术跨度还不小,不过玄学一上场,只不过是阵法中几个定式的调整。
储存槽设在二楼,惰性实验室与低温实验室的入口也在二楼,但实验室本身包含一、二楼两层空间。
三号楼还追加有整体无尘无菌环境的要求,所有的出入口、通风口、过道,都以阵法进行改造,这项工作都是由阵法组配合工程院完成的。
整体来看,三号楼是真正的专业设施楼,建设成本也极高,在风洞未完成的情况下,建设费就已经达到七万两银子,里面储气设备还都是自制的,幸亏有建筑专项金,不然负担不小。
送走黑着脸的建筑专项金负责人汤师叔,沈文剑跟原料组混在了一起。
铯,在各种未知的情况下提取,显然还是有些困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