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即,京都衙门的衙役们倾巢而出。他们三个一组,游走在京城的大街小巷之中——两人扛着一面大号的铜锣,边走边敲,在前开道。第三人则跟在后头吆喝:“皇恩浩荡,比武招将啦。”
不少好事者围上去打听时间和地点。
而这些差老爷象是变了个人似滴,全身上下再无往日的款儿。时间是明日起,连摆三天;地点是皇宫东门前——他们满脸堆笑,有问必答,极为耐心。
许多人跑到皇宫东门前去打探。果然,东门前的空地上堆放了许多圆木。上百兵老爷在圆木堆里忙活开了。到了晚上时分,东门前便平地里立起了一座高丈许、十丈见方的大木台子。
原来是真的。皇帝真的要比武招将了。人们无不奔走相告。
百官们读懂了皇帝的意思:此诏一出,皇帝和李家、大皇子之间是绝裂到底了。从此,他们之间再甥舅、父子亲情,有的只是你死我活、誓不两立。
那可是三十万铁骑啊难道皇帝有什么密宝吗,故而能这样无视蝗虫般的漠北军?自古富贵险中求……群臣的心思活泛了起来。
第二天,皇帝没有去早朝——诏书中已经请过假了。他在斋戒。
同时,他还得沐浴,然后,换上麻衣孝服,去护国寺领出太后的遗体。
这次,他是以人子的身份去的。所以,没有皇帝的仪仗开道,也没有龙辇。皇帝只带了王公公,外加十来个贴身侍卫。
天蒙蒙亮,东门“吱呀”一声开了。门洞里出来了一辆非常低调的青布小马车。
十来个孔武有力的壮汉葛巾束额,身着粗布短打,骑着高头大马,护在小马车四周。
他们警觉的看着不远处的人群。
那里矗立着一座全新的木台子。晨风中,台上彩旗猎猎。四周的圆柱上垂着醒目的红绸条幅。条幅长丈许,宽两尺有余,在风中滴溜溜的打着转儿。每条条幅上都写着“比武招将”四个大字。个个如斗大、龙飞凤舞。场内有消息灵通人士透露,这些全是皇帝的御笔。人们闻言,无不向它们行注目视。眼神炙热而恭敬。
木台的四周已经里三层、外三层的围着黑鸦鸦的人群,既有跃跃欲试的小青年、壮叔叔,也有白发老者、少男少女。
他们全神贯注的引颈望着台上,时不时的和身边的人大声交谈着。哪里有人注意到身边有一辆青布小马车和十来骑壮汉经过。因此,尽管那十来个壮汉的行为举止和衣饰坐骑极为不搭,却没有一个人发现这个怪异的车马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