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右都是晚景凄凉,没有保障。这时,有旁人开始为她出主意。大多数人都是建议她在娘家亲戚里头为江守义寻一门亲事。
江守义虽然长得不出众,但是聪颖善学,夫子很看好他,称此子将来必大有出息。因此,听说江守义要议亲,大伯家的堂兄毛遂自荐,把自家的长女夸成了一朵花儿。
可是,江勇婉言谢绝了堂舅子的美意,并私下里多次劝说崔金娘,婶娘也是娘,侄儿是个好孩子,将来一定不会忘记孝顺她这个婶娘的。再说侄儿还太小,正是寒窗苦读,发愤考取功名的时候,不宜过早在这些事上分心。更何况,他觉得娶媳事关子孙千秋万代,堂兄的长女姿色平平,德行平平,实在是配不上侄儿。书中自有颜如玉,他认为侄儿考取功名后,肯定能结门更好的亲事。
崔金娘听了,却是坚定了速速定下婚事的决心。江守义没出息,她都担心日后拿捏不住他们小两口。要是真象江勇说的那样,江守义出息了,娶了豪门贵女为妻,那她的后半生岂不是只能在侄媳的鼻息之下讨生活
为此,夫妻俩为了这事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没过上几天安稳日子。吵吵嚷嚷的过了一年多,最后还是年仅十五岁的江守义说服了他的叔叔,和堂兄的长女定了亲。双方达成了协议,等江守义考取功名后便正式成亲。
江守义果然不负大家的期望。当年,他以第三名的成绩通过了院试,成为生员(就是秀才);次年,又以第五名的成绩通了乡试,成为举人;第三年春,他参加会试,一举得中,成为贡士;紧接着,在随后的殿试里金榜题名,江守义考了个第五十八名,皇帝赐同进士出身(就是三甲进士)。
按婚约,江守义要和崔大姑娘完婚。不想,崔大姑娘在这节骨眼上摔折了一条腿。没办法,婚期只能延后。
江勇砸锅卖铁,外加欠下一屁股债,终于交足银两,让江守义留京,当上了从九品的礼部铸造局大使。而崔大姑娘养了近一年,总算好利落了。就在婚期将近的时候,江守义摊上了高进的那档子倒霉差事,被革职除了功名。
江家一下子从天堂掉进了地狱。债主们纷纷上门,几乎踩平了江家的门坎。为了还债,江守义只好出去打工。可是他除了读书,别无他长,又因被革了功名而名声狼籍,连去饭馆应聘跑堂都被无情拒绝。
在这种情况下,崔家不施援手,反而雪上加霜,派媒婆上门收回了崔大姑娘的庚贴,又以江家耽误了自家姑娘的大好青春为由,拒绝退还一切彩礼。
江守义和崔大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