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订阅,求自动订阅!)
会试之首,是谓“会元”。当放榜揭晓,这个消息便在长安疯传,大街小巷,都有好事者津津乐道地热议着。
现在,该讯息水到渠成地传到了陈三郎的耳朵中。
但在此之前,陈三郎已若有所感。
时间回拨到先前吃馄饨的时候,泥丸宫世界,一卷古书浮现,古色生香;有气息氤氲,自东方来,化而成风。
这风如酒如兰,如同情人在耳边呵护,当吹拂到古书上,第四篇书页幡然打开。
打开一页书,就像打开了一个装满宝物的盒子,充满了一种探索而获宝的喜悦和满足感:
“于是游览四周,体静心闲。害马已去,世事都捐……”
“投刃皆虚,目牛全无;凝思幽岩,朗咏长川……”
字字若珠玑,珍宝一般,散发出的光华将整个脑海笼罩住,形体渐见清晰,凸显出堂堂正正的气象来。
陈三郎感受到这般变化,立刻就明白是获得新功名后的缘故。
《浩然帛书》,当从红尘求,而纳气之器,功名者也。
名不正则言不顺,自古皆是道理。是以一些崛起于草莽的枭雄,当基业小成,往往会请人做事,编造出一些玄乎的噱头说法。
陈三郎的记忆中,便有一则“斩白蛇起义”的传奇故事。
这故事貌似荒诞,但深入民心,从而使得主事者身上披蒙上一层神秘色彩。当在民间传播。往往能起到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让民众敬畏。以及信服,并最终选择跟随。
草莽出身的有其做法。而作为读书人,却能走主流的道路,通过科举青云直上,获得功名。
在这个时代世界,士子身份地位颇高,尤其一些成绩优越的人,比如说科举状元,他们往往会被百姓敬称为“文曲星”,是天下的星宿下凡。简直已具备神话的雏形了。
不过从另一个角度看,功名是助力,其本身也有着诸多局限。当考完殿试,就是到了顶点。盛极而衰,当从功名路上拐弯,踏上仕途,踏上更为复杂的历程,能否走出来,就是另一回事。
仕途和功名路。存在太多的不同之处。
功名路上,寒窗苦读,不外乎文章考试,就算走万里。也是颇为纯粹的个体行为。然而仕途之上,官场龌蹉,人心似鬼。倾轧若仇,讲究风骨的读书人心性却很难适应得过来。
这也是历朝历代。科举优秀者往往难以在官场上头角峥嵘的一大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