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困樵是孤儿,于是才设计组建这个家,让他先感受到“家”的温暖,然后再狠狠剥夺。
因为在汪先生看来,这是比死亡更残酷的惩罚!
看着片场激烈冲突的两位演员,苏泽终于明白这部作品导演想要表达最核心的思想是什么。
揭露父权意志对个体造成的绵延的伤害?
最极端竟然是汪先生这个父权意志的牺牲品,竟在自以为反抗父权的过程中,一步步黑化,最终成为父权本身?
为了让同性恋人重生,哄骗一位深爱自己的女性成为代孕工具;为泄私愤,不惜将一个无辜的底层人囚禁;甚至编造出一个虚假的家,并成为名义上的父……
屠龙者终成恶龙,
受害者转眼间已黄袍加身,成为下一个施害者。
想到这里,苏泽忍不住暗自摇头,平心而论这部作品有点浪费几大实力派演技,包括看似强势主导的郭天王!
至于陈正道口口声声说的希望观众走近每个角色,用心体会内心恐惧?
拜托,这不是电影塑造人物的方式好嘛!
起码一部时长有限的商业类型片不具备这样的空间。
电影总有主角、配角和工具人之分,观众真正能“走近”并“细细观察”的只能是主角。
可秘密访客一家五口,你能确定谁是主角谁是配角吗?
五大主演戏份权重几乎持平,复杂纠葛的内心活动同样隐蔽,除非那些记忆力、理解力超群的所谓观众,走近每个角色细细观察几乎是个不可能的任务。
以苏泽拍摄悬疑片的经验,秘密访客采取的是“猜谜——解谜”的嵌套结构。前八十分钟都是谜面和伏笔,只为后三十分钟的解谜和真相服务。
而这些角色之谜、情节之谜不是抽丝剥茧循序渐进逐个拆开,反而放到最后集中统一破解?
如果影片采纳这种结构,那先前各个角色各不相同的背景、经历、心路就必然得是兜住的,换句话说人设必须立得住!
全靠只能通过隐晦表达的台词跟细节,在人物的身上虚晃一枪,提醒观众注意而无法交代清楚所谓隐喻……
根本不够看!
比如苏泽能想到的一场戏:张紫枫将冰淇淋递给汪太太,结果她的手一松,勺子掉地上。
只有当观众看完全片用心去回忆,才可能明白这一幕是什么意思。
哦,原来是怀孕的汪太太早就有逃离之心,张紫枫以掉落的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