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是顾瑾入宫鸣冤的最重要目的。 让越演越烈,牵连甚广的反诗案子快些了结。 隆庆帝握紧状纸,问道:“谁给你的胆子向朕进言?满朝文武都不如你个举人?” 帝王息怒不行于色,然而谁都感到帝王生气了。 顾四爷已经瑟瑟发抖了,在顾瑾身边瑟缩了身躯,呐呐道:“陛下。” “你给朕住嘴。”隆庆帝冷着脸庞,“朕只听顾瑾说话。” 省得顾湛又是一顿歪理邪说的打岔,隆庆帝都忘记顾瑾的本意。 顾瑶同样忧心忡忡,除了跪在顾瑾身边支持之外,也没更好的办法。 她无法要求陆铮帮忙。 每一个大人物都需要这样的历练。 既然娘亲放任三哥,应该不会有太大的麻烦。 顾四爷委屈般抿了抿嘴,垂头丧气嘀咕了一句,“你是没事干了,管这些事情干啥?别人生死荣辱,同你有关系么?” 别以为顾湛小声嘀咕,隆庆帝就听不到。 隆庆帝面色更冷,仿佛能刮下冰雪一般。 陆铮提着的心放到轻松几分,云淡风轻般扫过腰背笔直的顾瑾。 一旦进言成功,顾瑾一为救父,二为救读书人,一为孝,二为义,顾瑾在仕林和百姓中声望大涨。 顾瑾是走文官路线的,名声尤为重要。 以后亦少不了志同道合的追随者。 这等显而易见的好处,不是没人看得到,只是他们还在犹豫,还在等最恰当的时机。 而顾瑾先发制人,借用为父鸣冤的孝心开道,借用廷杖震撼人心,顾瑾找到了最为恰当的机会。 反诗案子不可能再无休止的继续下去,隆庆帝本身已经腻歪了。 他本就是个不愿意太麻烦的帝王。 顾瑾这么做也不是没有风险,毕竟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会被螃蟹夹死! 可是谁让顾瑾是顾四爷的儿子呢? 有顾四爷在一旁插科打诨,即便顾瑾出现意外,顾四爷也能不自觉帮忙描补描补,足以让隆庆帝消气。 陆铮低垂眼睑,身在金銮殿,心神仿佛已超脱一般。 隆庆帝扫过陆铮,这小子!到是个没有任何野心的。 比跃跃欲试的皇子们强太多了。 “方才家父说过,国难当头,匹夫有责。” 顾瑾声音清越,如同溪流击打岩石,有着朝臣没有的少年遗意气。 这句话谁都会说,顾四爷方才也说过。 隆庆帝当时只感到好笑。 可一样的话语从年轻的文弱儒雅少年顾瑾口中说出来,隆庆帝有顾瑾愿意为国家舍身忘死的感觉。 “国难?谁不知道帝国太平盛世?哪里来得国难?” 有见不得顾瑾好的朝臣发话,“嘴上没毛,办事不牢,你个不懂事的少年妄议朝?中了解元,你依然还很稚嫩,何况这个解元……有待商榷。” “有考题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