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肖健没有告诉他的是,一文铜钱化开可以做四个笔尖,现在主要是手工限制了产量,如果再等一段时间肖健属下的工匠相对熟练,自己简易的流水线建立后,成本几文钱?见鬼去吧!
不过肖健暂时不会说的!虽然技术含量不高,短时间的钱还是有的赚,自己赚到钱了,技术一公开,还能博得一个好名声。
黄彦清作为文人,谈成本是可耻的,但可以降低读书人的门槛,还能节约读书人练习写字的时间,自己不过一会就写的勉强能看,洋洋原来数页文书,现在一页纸还没写满,这是什么概念!
但如果说所谓鹅毛笔给黄彦清带来是惊讶,那么第二间东西,就让他震惊了!
标点符号,断句的利器!
就是靠着这种利器,肖健才将四书五经理解的如此透彻!
肖健用了一个故事,就吸引了黄彦清的注意力,在另一个时空的六百年后几乎人人耳熟能详,那就是:“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的八个断句方法。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黄彦清尝试了一下,发现自己依旧可以利用所谓的标点符号,为这十个字断出了其他意思,不由感觉到这种标点符号的强大。
在大明之前不是没有标点,反而是有大量的有标点书籍存在的。
问题在于标点的系统不统一,几乎每家各用一套系统,你用圆我用方,你用实心的我用空心的,你标注在文字左边我标注在文字下面……和其他各种学问一样,问题也是出在没有系统上。
没有系统,所以不能流传,进而就会失传。
所以一本书,每一代人都能读出自己所能理解的例子,而更有甚者,根本就是故意,以自己的利益为中心,误导别人这么理解!
就像孔子诛少正卯的故事一样,肖健经过各种资料反复了解,纯属虚构,不过是以儒家理论治国的封建帝王为了合理利用法家手段,而编造出来的一个典故而已!
当然这一点肖健不可能对面前的黄彦清说,那是对儒家的一种挑战,就算是对方再欣赏他,也不影响这货跳出来给自己单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