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先支付的三万贯,还有十一万四千六百贯钱要付,但汤鷽手边的现钱只剩十万贯而已,回易督造处的账上还有五十多万贯,但得高大人签章同意,才能在户部或各地州府支取,如今高大人远在临安,自然就不能在泉州支取现钱,因此后勤物资费用只能先支付一半,五万贯。
好在郭青还有些手段,这些物资虽然多数是他赊欠来的,但多数被他说服,最后的付款日期延迟到腊月初七,从汤鷽那里收到的五万贯钱,当先支付了那些不做退让的商贾,只后便等在泉州,看看回易督造处还缺什么,也好随时采购补充。
泉州的人员招募也在正常进行,江恺的书信起了一些作用,带回近十名道人,年纪大的估计有五十多岁,年轻的不过十几岁。泉州城里的招募处也招募到道人六名,郎中五人,总体而言,收获还是不小,稍稍解决了郎中不足的问题。
道人、郎中也来的及时,冬天到了,又在海边,天一冷难免受风着凉生病,港口人员聚集,生病发烧也传染的厉害,他们一来,大锅熬药,一人一碗喝下去,烧退病消。海船、战船生活休息场所也撒了杀虫药粉,防止病虫滋生。
所有道人、郎中全都住在港口,或在船上,或在陆地,郎中有事号脉治病,无事便招呼些军士帮忙配药,道人则有时讲道,有时打坐练功,却也自在。
总之,泉州诸事一切顺利,就等临安传来年内出海的确切消息。
杨丛义一路顺利返回临安,在路上还遇到完成针盘制作赶往泉州的沈缙,不过二人并未多做寒暄,随即告别,一个去泉州,一个回临安。
十月二十八,杨丛义已经回到临安五天。
回来的当天,他就给黄大人传去要求见面的消息,两天之后,黄大人才匆匆赶来。
杨丛义将泉州诸事,包括商船、战船、神舟建造完毕,回易物资也绝大部分运抵泉州,宣威军已经练成,随回易船队出海可堪一用等好消息,一一相告,并告诉黄大人,泉州已经做好年内回易船队出海的准备,现在就等黄大人给一个明确的出海日期,泉州就可以立即开始将物资装船,随即准备出发。
然而,黄大人的态度却有了一些转变,似乎对回易之事并不是很上心。
辛苦了这么多时日,杨丛义当然不想让回易半途而费,当即向黄大人询问朝廷对回易持何种态度,是要放弃还是继续?如果放弃,可有一千多万贯的物资要处理、要赔付,如果出海,两年之后至少可以赚回五倍利润。
黄大人听说有这么多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