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春波虽然不知道幕后的这些事情,但是,他很清楚冯春军眼下遇到了麻烦。虽然冯春军在与自己竞争的时候,手段不是那么光明正大,但是他们毕竟是从小一块玩大的朋友。再说,冯春军调走,自己才有机会当上了教务处副主任。就帮帮他吧。可是,等他看完材料以后,他也茫然了。那份材料虽然文笔不如他冯春波,但是可以看出冯春军是尽了力了。自己改,也只能是写得更生动一点。可是,既然牛乡长把整个稿子否定了,那就不会仅仅是文笔的问题。自己毕竟没有写过这方面的材料,毫无经验可谈。他苦思冥想了一会儿,终于想出了一个主意。他对冯春军说:“春军哥,这是打印稿,你那儿应该还有。就把这份放我这儿吧,我得好好帮你琢磨琢磨。”
冯春军感激地说:“那好,春波,关键时候还是自己兄弟啊!你可要好好看看。一定改好。不然,哥就很难做了。”
冯春波见冯春军把话说到了这个份上,就说:“我会尽我最大的努力。不过我也没有把握,你自己也要改,明天中午我给你送去。”
冯春军走后,冯春波立刻翻出了几份《芦花河日报》。这几份报纸都是登载了他的作品的样报。以前,这些报纸他只看副刊版,对那些领导人的讲话从来是不屑一顾的。他觉得一份报纸,整版的刊登领导人的那些讲话稿,实在是浪费版面。那些讲话稿都是全篇透露着一种腐臭的八股气息,谁看啊?想到这儿,他忽然就想起以前曾经听到过一个搞文学创作的人说过,某些报纸是谁写谁看,写谁谁看。写文章的人看报纸是为了看看自己的稿子用了没有,被写的人看报纸是为了看看采访自己的事迹刊登了没有。
可是,今天,他就要看一看。还好,在他保存的样报中,有两份报纸上有市领导的讲话稿。他知道,市领导的讲话稿都是市里的那些笔杆子们弄出来的。肯定是值得借鉴的。他认真地看了那两篇讲话稿。他又对照着冯春军写的材料,看看区别究竟在哪儿?终于,他发现了一个秘密。其实,冯春军写的那份材料,事实表述得很清楚。就是在形式上与那两篇讲话稿有着很大的区别。冯春波发现,报纸上登载的那两篇领导讲话稿,一个是把要做的事情概括成了“四个一”,另一篇则是概括成了一个什么“12345工程”。再就是两篇稿子都是通篇喜欢用排比句子。找出这两点之后,冯春波觉得心里一下子亮堂了。现在的领导是很注重形式的,他们要求的讲话稿不是言之有物,而是言之有形。概括出“几个一”或者什么“几几几工程”,就显得工作思路很清晰,且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