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并没有听到太多的抗议之声。不仅朝廷上下所有大小官员三缄其口,就连长安皇家学院这样最重视制度实行的所在,也没有人站出来说话。甚至传说,那位德高望重的董仲舒老先生,看完学生们带来的这道特殊命令后,他只是放在案上,低垂眼睑叹了口气,却什么话都没有说。
所有人都明白,这项公然违背大汉王朝“自由,平等”新
律法精神的法令,能够得到畅通无阻的实行,仅仅只是因为关系到那个天下所望的人物而已。在这样的危机时刻,无论是对他抱有怎样认识的人,出奇的形成了一致的默契。
“但使元公无恙归来……一切代价都能接受!”
这是士林中人和读书人所说的话。
“家中已经设下香案,日夜为公祈祷平安!”
这是民间和寻常市井人家相互之间谈论起来时,唯一所能做到的。
而在许多朝廷官员心里,对于这件事的应对,就要复杂得多。
如果说前些时候汉军在西域作战一系列的重大胜利,让朝廷上下都欢欣鼓舞,以为西方大陆已经唾手可得,即将成为囊中之物的话。那这次的严重危机,却又让大多数人感觉到大汉王朝或许将陷入一场难以自拔的泥潭中,进退两难。
不是没有人设想过,十三万最精锐的大汉军队,一旦全军覆没,那会是一种怎样的灾难性后果。波斯帝国作为不共戴天的仇敌,他们势必会积蓄力量,卷土重来。而谁又敢保证,大汉帝国以武力慑服的西南夷、东越南越、海外诸岛以及草原上的匈奴人,他们不趁机再起异心呢?!
而除了这些大局方面的忧心考虑,在留守长安的东方朔、司马相如等人心中,他们对于元召的安全,却更加担心。
今日来之不易的大好局面,究竟付出了多少艰辛。他们亲身参与的这些人,比其他人有着更加深刻的认识。而对于元召在这里面所起的作用和他的不可或缺,更是有着清醒的认识。
如果局面真正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以付出西征军重大伤亡的代价,换得元召平安无恙的回来。那也是值得的!这不仅是他们的想法,相信皇帝陛下的心中,也不是没有考虑过这样的后果。
尤其令这些朝廷大臣们忧虑的是,皇帝陛下的身体年纪轻轻的就出现了一些不太好的征兆。虽然宫廷之中对这方面的消息绝对保密。但朝臣们既不是傻子也不是聋子,通过自己的观察,自然会有一个明智的判断。
而且最主要的是,皇帝陛下至今没有子嗣。这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