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和12月看跌期货的美式期权合约,行权期在6月份后12月之前。
由于陈咨选择是期权权利金的杠杆比期货高了一倍,在200倍左右,所以相当于陈咨在119日元价格买入了148000张标准期货看跌合约。
和期货合约随时能够直接市场兑现不一样的是,期权合约必须到期权日或者终止日之前,必须行权,风险要比期货高很多。
还需要考虑对方放弃行权,也就是说万一对方放弃行权,陈咨的投资就鸡飞蛋打。
所以为了减少这种风险,陈咨选择的200赔杠杆的权利金事实上是这类期权中最高的,同时全都是大型投行和交易所的标准美式期权中最保守的期权。
事实上这种杠杆率的期权还不如买期货,但是这是陈咨为了减少波动保险而做的措施。
为了对冲风险,剩下的6000万美元陈咨让唐尼克投入了日经指数期货的操作,当然全都是买涨。
事实上这次的经济萧条是全世界的,只不过美国92年下半年开始恢复,欧洲92年年底也开始恢复,独独经过房地产破灭泥潭深陷的RB,到93年才开始有稍稍缓和的迹象。
但就这样,RB的股市也走出了一波行情,可惜对于长达三十年的萧条来说,这只是一种安慰。
但不妨陈咨打算在这里捞一把,RB就是在怎么萧条,也一直呆在世界经济第二的位置40多年。
家底厚的让陈咨打劫个几十年都完全没事。
陈咨之所以转移到新加坡市场,也是考虑了这里是日元和日经指数的大规模交易量。
话说日经指数的全球最大交易场所和交易量居然不在RB而在新加坡,这也是资本界一直觉得比较奇怪奇葩的一件事情。
按道理来说RB的经济体量,没可能把个这么大的市场让出去。
但事实就是日经指数的主要交易市场、占主导地位的偏偏是新加坡这个不起眼的市场。
RB抢回日经指数的主导权,还要到95年前后。
巴林银行的交易员在新加坡期货交易所违规操作,而新加坡交易所为了竞争优势,居然放松或者说是默认了这样的手段。
最后导致著名的巴林银行倒闭这样的金融事件,于此,新加坡交易所的日经指数期货遭遇重创,才被大阪交易所终于夺下了本土日经指数期货的主导权。
日经指数期货的正常杠杆是25倍,陈咨本来想作为对冲,应该是两边同步比较好些,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