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真的,我实在想不到你会选这样的一个封号。”
太师、尚书左仆射崔芸卿一边翻看着增援东北的出兵计划书一边说,这是在王城尚书省衙门中崔芸卿的公房内。
“德昭虽然聪明,可毕竟是庶出,且如今也只不过八岁,此时立他为世子未免太早。”喧宾夺主坐在本来崔芸卿书案后的李璟,苦笑着答道,就在今天,他已经决定给于幼娘所生嫡子李德裕请封河南郡王的封号。奏章他已经写好了,马上就要送去成都。不管李儇是否会答应,那不过是个形式而已。不过他也清楚,这个嫡子一封,而且一岁不到就封王,且封的是河南郡王这位的封号,肯定会引起争议。
庶长子李德昭封号兰陵郡王,嫡长子封号河南郡王。很明显,河南郡王可比兰陵郡王高贵的多了,这是明显要倾向于嫡长子的。哪怕李璟只给嫡子封王,这次没有言明谁是世子,可依然会给部下们这样的信号。
崔芸卿放下手中公文,情不自禁捋了捋几绺长须,然后手指放在桌面轻轻敲击着,以相当感兴趣的眼神看着这个早年收年的弟子。这些年相处下来,他很清楚这个弟子的思维方式总是异于常人。他不相信李璟的脑子里真的只是想着立嫡立长,立长立贤这类的问题。要不然,他也不会这么急着就给几个月大的嫡子封河南郡王。
崔芸卿觉得自己有些看出他的想法,李璟一直在搞平衡。不论是官制上,还是军队中。用人。无处不体现着他平衡的策略。甚至在李璟的后宫里。也是一样。
平衡,似乎就是李璟掌控力的最大体现。
为了压制那些举着李德昭旗号的人扩大势力,李璟将不到一岁的嫡子封为河南郡王。可为了不让于氏这边的势力太过扩张,李璟又只加封李德裕为河南郡王,却又不明确的确立其世子地位。看的出来,李璟采用这样的手段,是为了避免冲突,避免更大的内部矛盾分裂。毕竟。如今秦藩还很年青,前后不到十年时间,虽然扩张很快,但底蕴不足,经不起内斗。李璟这看似和稀泥的手段,实际上却是大有作用。他给了如今秦藩内部比较大的两个派系,都留了希望,让他们暂时放下内斗,一致对外。
“古来立储,都是立嫡不立长。立长不立贤,这是稳定国家根本之道。不然。打破这一根本,就可能是祸乱之源。秦朝和隋朝,这都是两个统一天下分割的大帝国,可结果都是二世而亡,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废长立幼,导致国本动摇。就连本朝之初,太宗皇帝玄武门杀兄逼父上位,以他之英姿贤明,可也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