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谁愿意去接手,如果不能按时交付那可是严重影响了华夏的国际信誉,更何况那天价的赔偿该怎么赔,根本就赔不起。
上极也只能硬着头皮找人救场,可放眼全国只有叶明才能救,也只有他有这个能力。
不过,叶明也真值得托付,上任几个月就把之前拖欠的订单交付的差不多了,现如今还和巴基斯坦取得了联系,听说又达成了一项采购协议,据说又是价值上亿美元的订单。
于海对叶明的赚钱能力是打心底里的服气,这小子仿佛是走到那里,那里就哗啦哗啦的掉金币,跟个财神爷似得。
其实于海也有点后悔,早知道叶明这么厉害,当初他就不该和刘老头闹翻,要是能把叶明留在沈飞帮空鍕设计飞机,恐怕这会空鍕战斗机的样机都生产出来了,何至于现在连仿制米格25和米格31所用的机体材料都没搞定。
叶明给出的图纸早就标明了米格25大量使用不锈钢材质,而米格31使用更多的是钛合金材料,但是沈飞的科研人员在选用材料时就犯难了,不锈钢材料国内倒是有生产,最近几年年产能也达到了十万吨级,但是他们也看到了不锈钢材质机体的不足之处,就如同苏联在米格25的下一代机米格31上使用钛合金一样,国内的科研人员当然也认识到了不锈钢的严重缺陷。
不锈钢材料的耐热性能和性价比确实更好,但就是太重了,米格25的机体由80%的不锈钢(镍钢合金),11%的铝合金,9%的钛合金制成。
但值得一提的是,苏联在制造米格25时选择不锈钢是有原因的,在确定机体结构时,由于苏联当时的技术无法解决薄壁焊接钛结构的裂纹问题,所以苏联没有像霉国的sr-71侦察机那样采用钛合金制机身,而选择牺牲部分速度,使用较重的不锈钢。
其实,米格25能在苏联服驿那么多年,不仅仅因为缺少钛合金的制造技术,而是因为不锈钢的成本远低于钛合金,还可以进行焊接,并且带有耐热密封的能力,这性价比确实要比大量使用钛合金材质要高,因此使得不锈钢成为了制造机体的最佳选择。
而国内不仅没有钛合金的制造技术,连不锈钢的生产还在大量依靠进口,成本根本就降不下来。
这的问题还是次要的,更重要的是,国内根本就没法研发出米格-25战斗机批量生产型发动机r-15b-300型,有图纸也造不出来,要知道r15b-300是采用5级压气机和1级涡轮的加力涡喷发动机,增压比为7,最大推力8624千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