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初。
我觉得这场会议就是胡闹。
因为你们根本没有资格来探讨“因子”。
但听完前边四位的发言后,我开始明白,有没有资格其实不是看谁的发言更有根据,更有说服力,而是看谁的想象力更丰富,谁的胆子更大。
说道想象力,郝广义先生和唐春荣教授都很好的诠释了什么叫脑洞大开。
只不过这部分想象力或许有助于我们开拓新的领域,却无益于当前的现实科学进步。
就好比唐春荣教授所说的“时间引擎”。
其实……
这个概念在很早以前就被提出了,并且我们的团队在攻克“曲变”应用难关的时候,首先想到的就是利用“曲变”来延展或压缩时间。
但很惭愧,这项
工程虽然依旧在继续,却毫无成果,大量的资金成了泡沫,相信作为实干家的那群体制内的人员一定早就满腹怨言了吧。
而至于胆量么。
仝伯伯和李伯伯两位虽然勇气可嘉,说出来很多年前根本不敢提起的话题。
但是其实质并不是为了鼓励,而是在表达自己对因子研究的不安。
我暂且将其称之为“保守思维”。
这样的保守思维于世界而言是好事,可对于因子研究来说却是一大阻力。
今天二位在这里所说的话虽然不会被外界普通民众所知,但一定会被提到大会上去研究。
那些“人类至上”主义者虽然核心要素都是一致的,都是为了“人类”的共荣,但显而易见的,因子会让他们分裂成三个截然不同的派系。
激进派会继续支持我们的研究。
保守派自然会竭力想要阻止。
剩下的观望派则会见势而行。
总之……
我们的研究会因为你们二位的这番话遭遇更多的问题。
……
不过,我也早就预料到了。
郝广义先生说的“人类的亚特兰斯底情节”也很好的解释了这种情况。
可作为一个科研人员,为了能够解开“因子”的奥秘,我必须倾尽全力,因此,我决定利用这点时间努力争取提出反对因子研究的二位的支持,希望你们能够在充分了解“因子”之美后,看到除却日出日落,一日三餐以外,更高远的美好。
……
我对因子的理解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