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就怕索尼分分钟就把奇迹时代给吃了!
一个连任天堂的主意都敢打的公司,更不要说实力远在任天堂之下的奇迹时代!
不行,要从长计议!
李方诚还是没办法下定决定,这么快就走到世嘉的对立面!
但,那款游戏,确实可以先提上议程,猎空已经快制作完成了,在强大的技术支持下,除了关卡的设计,模型的制作之外,其他的问题都是不是什么问题。
这样的速度,也就不算什么稀奇的事情。
一般的制作流程,都是由老板根据策划部门的企划案,来决定是否做成游戏,确定立项之后,再调动资源,安排产品负责人来进行规划,先进行绘画设计部门的绘画时间安排,再安排技术开发的时间。
当然,最后的这两个环节,不是绝对分开的,绘画和开发在进行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是并行的任务。
比如说,原画设计根据产品的要求制作出样式之后,产品这个时候不知道技术开发能否实现相关的效果,于是需要先进行测试。
甚至,技术在绘画设计还没做出来的时候,都可以进行技术研究,用一个形状差不多接近的几何图形代替,直接进行技术测试也是可行的。
而各个部门内部负责板块也会区分开来。
比如同样是绘画设计部门里面的人,有的人是负责主体外观绘画制作,有的人是负责场景的绘画等等。
传统的游戏制作公司,要制作一个游戏,肯定是花费不浅的一件事。
而李方诚的奇迹时代,其实算是比较畸形,没有产品策划,没有项目规划,都是李方诚直接安排项目制作,甚至不需要进行技术测试,节省了内部反复确认沟通的步骤,直接就进入到制作环节,剩下了制作过程的大半时间消耗。
奇迹时代的游戏制作速度,才能在这么少人手的情况下还能同时制作几款游戏。
否则哪怕现在团队已经扩大了很多,但是这些人数最多也只能支撑两款游戏的制作就顶天了。
现在的奇迹时代,在索尼眼中,也不过一个规模算正常的游戏制作公司而已。
在日国的游戏公司,一般也都只是这个规模而已。
别看好像很多第三方第二方公司跟任天堂和索尼合作。
但是日国的游戏制作公司,其实更像一个作坊。
说道这个,就不得不说日国跟米国游戏制作行业的区别所在。
日国的第三方,五脏俱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