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人,将刘陶下黄门北寺狱。”刘宏咬牙下令道。
“臣不惜死,可怜天下姓。大汉四百余年,到此一旦休矣。”
刘陶面色痛苦,哀声叹道。
当年他言张角乱,天子不采纳。事后封他为侯。
没有想到因此招来了斧钺加身之祸!更荒唐的结果是,宦官谗言祸害刘陶的理由是他通敌。
而前不仅还因此而封陶为侯的天子居然深信不疑。
“信”与“不信”,“信谁”与“不信谁”,天子是这样选择的,他是否昏庸?
刘宏话音一落,群臣骚动。
崔烈,淳于嘉,周异,周忠,卢植,田丰,傅燮等大臣急忙站起为刘陶求情。
“朝廷前封臣云何?今反受邪谮,恨不与伊、吕同畴,而以三仁为辈。”此话说完,他把头磕在地上。
羽林卫拉他,拉不起来。
羽林卫觉得不对劲,一探鼻息,毫无动静。
一代忠臣,竟闭气而死。
刘陶想像伊尹、吕尚那样做一代复兴汉室的名臣,没想到却含冤而死只能做一个壮志未酬的忠臣。
他好似微子、箕子、比干那样贤名流传于后世而无功于当代,却最终只能演绎一场“文死谏,武死战”的历史悲剧。
这句话,说明刘陶虽死犹恨。
“汝死于陛下前,岂不是于陛下不义。”张让指着刘陶的尸体,恶骂道。
“厚葬!”
刘宏看后,全身没有力气,仰躺榻上。
“慢,刘陶治国,多有功勋,追封其为中陵乡侯。”
刘宏只能用“死后封侯”,来弥补自己心中的愧疚。
但一个“中陵侯”的名号又怎能安抚天下的民心,怎能解救乱世的生民。
追官封侯,岂能比得上万民思念,万世传颂?
忠臣莫不为之哭泣。
正如当年刘陶向刘宏写下的诏书。
“臣敢吐不时之义于讳言之朝,犹冰霜见日,必至消灭。臣始悲天下之可悲,今天下亦悲臣之愚惑也。”
这个句话在刘宏凌乱的脑海中跳出。
冰雪纯澈,终至消融,岂不悲哉?
文死谏,武死战。
披香草为衣,纫秋兰为佩;朝采木兰,暮摘宿莽;餐菊英兮饮朝露,不折气节随世俗。
楚王昏庸,屈子屡次谏言,无奈世道黑暗,宦场河深,屈子空有一腔热血,无奈报国无门,信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