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周彩霞并不知道文教和文具在一个现代人眼中的意义,不过见到张小磊不用自己的劝谏,就能意识到治理天下不能完全靠枪铳和火药,心中也是颇感安慰:“好,那就去十四所看看吧。。。”
十四所完全是张小磊的恶趣味,其实要是细分的话,整个军工兵工行当并不仅仅只有十三个部门。如果粗略的进行大项划分的话则根本没有那样多。文教和印刷开始的第一个部门怎样看也排不到这个需要,只不过想起后来在军用DSP芯片与雷达方面有关键性成就因此就借用了中电十四所的序号。
苏联时代传承下来的所厂分离、设计及研究部门与生产单位分立的情况在此时崇明岛这种技术及其初级,工业时代水准也没有的情况下就更是没有多少必要了。因此“所”不仅仅是研究单位,同时也是生产单位。
同兵工部门的细分不一样,主管造纸同时也负责印刷出版工具研究任务的十四所规模要更为庞大。一个所拥有的工匠和研究人员乃至管理人员并不仅仅是军工各所那样仅仅一两千人的规模,而是足足有着近万人的规模。是整个崇明岛上的造纸及印刷研究重地。
张小磊最为担心的事情当然是这么长的时间因为自己不常来,因此当自己很长时间之后第二次来的时候,效率和技术完全没有进步。
只不过刚刚来到十四所门口听到一些独特的声音的时候才放心下来,至少在打浆这个环节上应该不会比此时代已经开始尝试机械打浆的佛罗伦萨一带差太多了吧。
“这是你们发明的金属打浆机?”张小磊看着整个所内工坊的运作似乎还是更多依靠人力,多多少少还是有一些失望,只不过这些年来上位者的经验也多少让张小磊明白有些时候自己还是不能把情绪太过的外露出来。
当然,在经验丰富的所内负责的工匠头目们来看,还是能够揣测到了张小磊的一些看法:“我们也尝试过水力打浆,可是最终发现还是存在很多问题。在保证质量的情况下还是要依靠手工。。。”
此时的张小磊想到自己曾经以为能够想当然的靠水力锻锤加工板甲结果却不成的历史,同时自己在这方面远不如火器领域那样多少有一些精通,也就没有多说什么。毕竟张小磊也不知道工业革命前夕技术条件下的欧洲打浆机究竟是什么样儿的。
“这些日子以来我对十四所是有所忽视了。请你们放心,只要是能够在生产效率上有真正有价值可以推广开来的进步,我都绝对不会食言,也不会吝啬。除了规定上的利益,足以让诸位从家史开始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