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携带着两千五名少年还有两千五百名近卫军队员的马队濒临战场的时候,在不过半天左右的行动中就至少有五百多马匹因为明显的掉队而不得不放弃了。就是勉强还没有问题的两三骑兵也因为新军的少年们并不熟练的骑术还有体力状态相差各异的马匹而被拉倒了连绵超过十里远的距离。
这还是整个队伍尽可能的保持行军中的节奏的结果。暑热的天气之下以温带习惯的用马导致很多马匹出现大量的减员,甚至不再能够有效控制。
这也让赶来增援的队伍开始多少有些庆幸张小磊的先见之明,在队伍出发的时候适当减少了人数以便富裕出一些马匹出来。
抵达战场之后,似乎队伍中的多数马匹也因为明显过重的负担和连续数十里的强行军而状态出现了明显的问题。整个大军也不得不再临战前稍作休整。
不过当看了看太阳之后,负责指挥队伍的近卫军营长之后也不得不在仅仅一刻种之后就将马队投入到了不远处的战区至上。
虽然增援过来的骑兵集团主力不过区区两千人左右的规模。可是在之前的交战中已经了解到这些强敌究竟是一支什么样儿战斗力性质武装后,德里苏丹国的将领乃至大多数军官甚至普通士兵也知道决定命运的时候到来了。这个时候,也再也不能做出错误的决定,立即决定各路人马兵分三路展开分路突围。
在德里苏丹国大军各部武装的印象中,四五千规模的敌军力量或许能够匹敌五万左右集结起来精锐常备主力,但这是在不使用大规模的炮兵或者爆破手段的前提下。如果没有这些手段,顶天也就只有花费很长的时间歼灭一路人马能力。大部分剩下的兵力还是能够最大限度的幸存下来。
因此这样的临时决定也没有在下面遇到太大的障碍,整个五万人的大军就迅速决定放弃刚刚修建起来的营垒展开了分路突围。
而在这个时候,负责指挥增援骑兵力量的骑队也开始缓慢的行动起来,以稍稍快于徒步行军的速度逐步像最近的一路敌军毕竟过来,并一直毕竟到大概一百二三十步左右的距离上。
对于往往并不装备气候适应力不太好,而是以单体长弓为主要投射兵器的天竺武装来说已经是抛射打击的极限距离。当然,这个距离在冷兵器时代也根本不是骑射能够有效发挥实力的距离,哪怕是最为精锐的骑射手也是一样。
然而,当马队同独特的火力运用方式结合起来,骑兵的性质就已经完全不同了。不再是仅仅只有机动力,而在攻击和防御两个方面都有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