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裁带来的军舰上就有几十种现成样版。
除了没有防坦克雷那种大家伙,其他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主要地雷种类都有。
清朝前期,统治者极不重视地雷及各种爆炸器材的制造和使用。
直到鸦片战争以后,丁守存、黄冕等人才开始积极研制各种地雷,主要是拉发雷和绊雷。
丁守存曾发明一种“跳雷”,曾携赴天津试演,十分灵验。
这种地雷是将一个铁铸的圆形地雷装入木柜中,木柜下部填装火药,连接地雷引信,木柜内装有发火装置。
使用时,先将木柜埋入地下,在木柜一旁,安置翻车,与柜内发火装置连接。
敌人一旦误踏翻车,牵动发火装置,则火药爆发,可将柜中地雷抛起地面七八尺高,在空中爆炸,其杀伤范围可达方圆几十丈,威力极大。
1580年,明朝名将戚继光驻守蓟州时,曾制造一种“钢轮发火”地雷,当敌人踏动机索时,钢轮转动与火石急剧摩擦发火,引爆地雷。
钢轮发火装置提高了地雷发火时机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明代文献中,有多种地雷的详细记载,这说明当时地雷已发展到一定的水平,而欧洲在15世纪的要塞防御战中才开始出现地雷。
19世纪中叶以后,各种烈性炸药和引爆技术的出现,才使地雷向制式化和多样化发展,从而诞生了现代地雷。
宝军携带的制作材料主要是。
碟形弹簧:外表类似甜甜圈的弯曲钢片,用来垫起重荷。
延时元件:在点燃引线或爆炸物之前,燃烧一定时间的化合物。
雷管:用来点燃大量炸药的小部分爆炸物。
撞针:地雷引爆时压入雷管内部的金属针。
引线:用来点燃炸药的易燃物质。
火索:(跳雷中)的金属棒,突出在地面上,当人或物触发时引爆地雷,又称为点火栓。
磁性地雷:装有磁铁的地雷,当大型金属物体进入附近区域时引爆。
撞击式雷帽:一种通过撞击或施加压力引爆的化合物。
压盘:地雷顶部的金属盘,压下可以引爆地雷。
射弹:地雷内部放置的金属球或玻璃碎片,可以加剧人员伤亡。地雷爆炸后其金属外壳也可以变成射弹。
发射装药:装在跳雷底部的少量爆炸物,可以将其推到空中。
保险销:地雷内部埋入的针状物,可以在不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