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被动心态和主动心态去考虑问题时,角度是全然不同的,比如同处在困境时,有人甘于受难,而有人则力求解脱。虽说结果不一定会有什么改变,但是在抗争的过程中,心是会强大起来的。
一早爬起来的聂鹏并没有急着去见佳颖,一是因为目前的月球基地算是基本完工,这么早去找她除了亲亲我我外,没有什么其他的事情能做。
二是经过了昨晚的头脑风暴后,他找到了此刻最应该瞄准的方向:吸引国家的注意!
为什么要这么干呢?这就需要从目前国内的航天体系来说,众所周知,航天工业在目前而言没有什么太大的即时利益,这东西就跟大航海时代似的,前期航海术发展好了,说不准就第一个发现新大陆了。可是发展方向不好,或者运气没有站在这一边的情况下,投入的钱就真的是洒进茫茫大海了。
这是一方面,再一方面,航空航天本身就是一项融合了多项领域的高精尖工程,民间资本想要涌入的话,面对的技术壁垒和政策约束不是一般的大,哪怕是咬着牙建成了,又要面对资本收回困难且时间长,缺少可见和明确的客户群体等问题,这明摆着就是花钱买罪受,谁闲着没事会琢磨这方面?
以上是民间资本远离航天工业的原因,但是在国家方面来看,就完全是另一回事了。
以航天工程对于目前的国际形势来说,无异于15世纪末到16世纪初的地理大发现时代,谁的船坚炮利,谁的器大活好,谁就占有未来发展的主动权。
所以哪怕是砸锅卖铁,国家也会咬着牙坚持下去,更何况实际的投入也没有想象中那么不可承受。举个例子,把花在航天上的那点钱省下来,摊在十三亿人口的医疗上,每一个人连一包消毒棉球都分不上,有它不多,缺它不少。
而从长期来看,国家获得的收益也确实不小,就从衣食住行来例举:农业上,根据卫星云图和遥感数据预测天气,监测自然灾害,可以帮助农民合理安排耕作时间,提前预防自然灾害,减少损失和增产,这关乎衣食;
利用卫星进行遥测和地质测量已经很普及了,在城市规划上也有一定作用,这关乎住;
GPS的普及让大到飞机船舶,小到拿着手机的人们出行有了保障,这关乎行。
所以从宏观角度,长远角度来看,国家队航天的投入收益比能够达到一比十几,还有什么能够稳定的带来这么高的投入收益比呢?
再说的文艺一些,航天工程在民营与国营间的区别,就是眼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