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之内爆发产能,在半年多的时间里生产了超过六千架各式飞机,几乎等同于一个月生产一千架。这绝对是一个惊人的数字。不过与大明比起来就是小巫见大巫了。
大明并没有进行战时生产管制,这是因为所有的工厂基本上都是属于资本力量的。在张诚动手之前是不会有人同意进行军管来削弱自己利益的。
可是大明有钱,有资本,有海量的工业区和技术以及工人还有各种取之不尽的原材料。
从世界各地开过来的运输船将大量的原材料运输回本土加工之后送进工厂里面制造成各种工业产品。其中飞机就是一项大头。
军队提供了海量的订单,大明各家飞机制造厂每个月都能够生产出来超过三千架的各式战机,而发动机厂的产量更高!
这还是在没有开启全面战时生产体制的情况下。一旦整合所有资源开始全面开工,那产量绝对完爆任何一个对手。哪怕是号称能够在工业生产方面与大明掰腕子的美国也远远比不上。
在这种完全不对等的消耗情况下,日本陆航早期培养的飞行员们基本上都已经损失殆尽,后备飞行员也消耗大半。这还只是在战争初期阶段。虽然大明陆航的损失相对而言更大,可是双方的后备力量是完全无法相提并论的。
从开战到现在,日本陆航战前装备的战斗机基本上都被击落。现在使用的都是新式的零战以及刚刚推出的零战改。战机的性能更加优异和完善了,但是飞行员的能力却在急速下降。大批理工学科的大学生在集中训练几个月之后就被匆匆忙忙的推向了战场,许多人都没有从自己的第一次空战之中活下来。
张诚设计的陆航专用版本战隼式战斗机最大的优点有两个。一个是防御坚固,可以极大的提高飞行员的生存能力。而另外一个优点就是拥有着超远的航程。
与对航程要求不高的海航战隼不同。陆航装备的战隼扩大了油箱,优化了内部结构。在加装了副油箱的情况下可以为战略轰炸机部队一路护航到东京上空。这种情况下,双方之间的激烈空战几乎每一天都在不断上演。
日本陆航在持续的残酷空战之中越打越弱,他们甚至于放下了成见,主动要求海航的大力支援。
只不过山本五十六坚决不允许调用航母飞行员去保护日本本土,将大批精锐飞行员消耗在激烈的空战之中。
同时海航大部分的力量都投入到了对外开拓作战之中。大规模的回收就意味这要全盘放弃之前的战果和既定的作战计划,这是任何人都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