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最后李凡愚实在顶不住了,估计库尔博能拉着他聊通宵、
但是这个夜可不白熬,通过与他的谈话,李凡愚了解到的工程师和技术工人水平。
这些人绝大部分都是以前跟着老库尔博的,无论是技术还是经验都不缺。
这就给李凡愚省了老大的事儿了。
美国企业的用工标准很高,而且企业用工还要受制于劳工协会。若是公司原本的中基层都撤走,光是用工这一块,对于正信分公司这样一个外资离岸公司就是个大难题。
美国国内还处于经济危机之后的恢复期,政府对企业进行了一系列的强制性要求。就拿qichē制造业来讲,美国本土籍的技术工人就不得少于百分之六十。现在原本的工人留下,再从国内调过来一些骨干填充进去,只要稍作磨合就可以进行生产。
这就很嗨皮了。
次日。
解决了收购环节最大的难题,李凡愚便跟梅森商量了一下接下来的任务——如何打开美国市场。
按照梅森的想法,是从正信目前的几款车型中甄选出两款。依靠的生产线进行本土生产,然后全面降低成本后重新推出。在他看来目前的迷你销量还不错,而且国内现在风头正劲的8,也可以拿到美国市场上来拉高品牌价值。
这个想法本身没错。
但是李凡愚有自己的考量;分公司刚刚成立,势必是要从国内拉过来一些骨干过来的。这些人已经对正信的生产模式习以为常了,跟的这些人凑到一起,肯定会在合作过程中产生一些分歧。
而且从现在的情况来看,的生产方式明显要更科学更合理,李凡愚是打算把这套方式和体系移植回国内的。
从这些方面考虑,就不如研一款新车型,然后采用现有的这套生产检验体系。这样一来,分公司方面可以促进中美两部分人员的磨合。对国内来,也能对这套体系有更好的理解和感悟,然后带回到动力公司普及。
李凡愚的决定,梅森当然没有意见。
现在正信的几款车在美国卖的都不是很好,研新车型重新定位,以全新的面貌和姿态开拓市场,他当然举双手赞成。
两个人达成了一致,便也引出了另一个问题。
针对美国市场,该推出一款什么样的车?
对于这一点,李凡愚心里其实已经有了计较。
面对梅森提出的问题,他笑着反问道:“美国的市场现在是个什么情况?”
梅森略一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