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愿”打烊,那么“斧头凯丽”就会用上她带的那把斧头了。
和我们的袁大师样,她每次砸店都会带上记者和律师。对了,她还会在使用过的斧头上面签名卖给自己的粉丝们。
第三类人士的出发点那就是经济因素了,当时的小企业主几乎全都强烈地支持禁酒。
方面显而易见的是,酗酒的工人会影响生产效率,还会造成工伤事故。
虽说当时的政府和法律都站在企业主这边,他们认为工人的雇佣合同实际上就是生死合同,所以企业主不承担工伤事故的责任,这有个著名的判例-LoncherVS.NeYork。但是这也让企业主担负了沉重的社会道义责任,也就是经常被骂。
另方面,战之后物价飞涨,企业主自然也感受到了涨薪的压力。
于是他们有了种说法,现在工人工资并不低,只不过他们把工资花在了不该花的地方,特别是酒水。只要禁了酒,他们也就不用涨工资了。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美国禁酒令的支持者是宗教人士,社会活动家和经济选民。他们乃是最能影响选票走向那批人。
所以罗斯福说的没错,他们真的就是主流民意。
“主流民意……哈哈哈……”
袁燕倏笑声收,突然摆出副很有专家范儿的面孔道:“也罢,就让我以个经济学家兼个外来者的身份,来为你说下我这几年在美利坚的研究心得吧。”
要当人家的幕僚和智囊,总要显几分真本事不是。
“罗斯福先生,你要知道如今的美利坚已经完成了城市化的第阶段。”
“根据我的研究和计算,以五大湖为心的制造业带,也就是东北部和西部的城市人口已经从1860年的20%上升到1920年的50%。”
“同时,交通革命促使城市化地域范围进步扩大。在美利坚东西南北用铁路和公路贯通之后,西海岸的发展速度那是日新月异,而南方传统农业区也随之进入了城市化阶段。”
“总之,越来越多的人口会进入城市,越来越多的产业活动会在城市之进行。”
袁大师开口问道:“罗斯福先生,你知道这对你们政治家来说意味着什么吗?”
FDR听到这里,脸上的表情也严肃了起来。他脱口而出道道:“我明白,这意味着选民结构的改变。”
“哒!”
袁燕倏打了个响指道:“BINGO!就是选民结构的改变。”
“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