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国安家,辈辈读书,代代大儒,乃是这周遭列国皆知晓名号的大家。
安家人世代尽忠,虽声名远扬,也因此接受了不少别国的邀请,却始终坚守本心留在晋国。
安家为晋国培养出了不少人才,但为了避嫌,安家子弟从不入朝为官。
不仅不入朝为官,安家的家规也写的清清楚楚:一不论政事,二不参党派。如此一来,安家倒像是始终偏于一隅,沉迷教书育人的闲散人家而已。
安家在晋国声望很高,有一句话叫:易得皇室女,难得安家婿!说的便是安家的门槛不易进。
安家实行一夫一妻制,决不允许子孙多娶,也不能纳妾收通房,如若违背此规,便逐出安家。索性安家教出来的孩子都是懂事知礼,也一直将这条规矩放在心上,从未有人做出过背弃一事。
也正因为这个原因,安家的子孙并不多!到她母亲的那一代,她母亲也只有两个哥哥,再无旁的兄弟姊妹。
作为安家唯一一个宝贝女儿,她母亲自然是被众人都惦记着的。当年,白无杳的祖父白圣,便是因为和外祖父私交甚好,又是从小看着她的母亲长大,就早早的许了亲事!否则,只怕等母亲长大,也轮不到定国侯府占这便宜。
昔日,祖父对他做的这个决定很是满意!祖父还在时,就常常抱着尚且年幼的她沾沾自喜,他觉得自己一生做的最好的事情,便是提前给自己儿子定下了这桩亲事!因而在白无杳母亲入府以后,祖父对母亲也是一向宽容有加,更是要求父亲也严格遵守安家一夫一妻的的制度。
然而,祖母却不一样,这门亲事原本有些高攀,但是定国候府的名字也不是摆设!多年的养尊处优,让她始终觉得高人一等,便总想着压新媳妇一头。好在母亲脾气好,从来不说。
或许正因如此,祖母做些事情才越发变本加厉,甚至后来提到了纳妾一事。
白无杳知道,母亲受家里教养的熏陶,只怕是完全不能接受此事,但是祖母总是拿她没有生育一事闹腾,叫母亲不断地屈服。
再后来,又有了陈姨娘的事情……
说到底,白无杳是完全能够理解母亲的。毕竟,安氏从小就是接受的教育不一样,父亲求娶母亲时,也是在众人面前承诺绝不纳妾,谁能想后面会出这样的事情?
故而安氏心里一直难受,但却无可奈何,只能默默接受。
更何况,在她三岁时,外祖父便以修养身体为由,带着全家迁居到江南。母亲发生的这些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