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京城有多大呢?其实并不大,当然不能用现在的眼光来看到明末的盛京城。明洪武21年(公元1388年),辽东都指挥使司指挥闵忠督奉旨督建沈阳城。这里说的“城”特指的是“城墙”。明时的沈阳城墙建成后,城墙周长9里10步,高2丈5尺,南北长而东西短,城以中心庙为中心点,内为驻兵。主要用于抵御北部蒙古族、女真族的军事攻击,这就是明朝建造沈阳城墙的最初目的。
所以可以看出最初的沈阳城也就最多三四平方公里的样子,后来在嘉靖22年(公元1543年)进行了扩建,但是这些城墙基本上都被毁坏与建虏和明代的数次征战中。
天命六年(公元1621年)三月,努尔哈赤攻占了沈阳城,这才对它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了修复,但是这已经是建虏这个游牧民族所能建设的最大城池了。
天命十年(公元1625年)建虏迁都沈阳,着手在城中修建皇宫,天聪八年(公元1634年)改名盛京。这些年来不断的陆陆续续地修建,靠着从明地掠夺过来的汉人奴隶,建虏将其面积扩大到了十二三平方公里,基本比最初的沈阳城大了三倍有余,搁到后世也不过就是一个小型县级市的大小。
你要说大不大?在整个建虏占领的土地上,它就是最大的城池,要不然建虏也不会把首都定到这里。
盛京城四四方方,里面呈“井”字格局,城里四条最主要的道路将整个盛京城分割为九块,如同九宫格子,建虏的皇宫就修建在那最中间的格子里。这四条道路将盛京皇宫围在中间,而与四条道路相对应的就是八个进出盛京城的城门。
城东是:内治门、抚近门;城南是:德盛门、天佑门;城西是:怀远门、外攘门;城北是:地载门、福胜门。这八门就分别由建虏的八旗看守,每旗一门,而城外就是各类的农庄马场。
建虏最初其实是由大大小小的各种女真部落相互吞并和融合而成的,所以管理上就出现了问题,没有具体名称军令就不能下放到要求的部队。所以建虏就使用了旗帜来对军队进行划分,最开始只有四色,分别是黄、白、红、蓝,四种纯色旗帜,划分为三级构架。
以300兵士编为一个牛录,5个牛录编为一个甲喇,5个甲喇编为一个固山,一个固山即为一旗。每个层级的军事长官分别叫做牛录额真、甲喇额真、固山额真或者是旗主,所以最初的每个旗也不满一万兵士。
女真一统之后,军队人数扩到了6万,这样每个旗就超编了,建虏接着就将原来的四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