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是音乐学院的古筝大师,父亲虽是搞科研的,确是吹得一手好笛子。她虽未如母亲期盼的那样,成为音乐家,却也深受影响。各种乐器拿到手上都能鼓捣一二,其中最擅古筝和笛。洞箫虽然也很好听,可是秦子衿却总觉得它的声音太过苍凉凄婉,因而碰的时候并不多,唯独这首曲子她喜欢用筒箫演奏。就连她老爸也觉得此箫曲表现的极有意境。
一声几不可闻的叹息在临渊亭内响起,秦子衿眉间立即染上一抹欣喜:“师尊,你来了。”李玄清却是淡淡道:“子衿,你年纪不大,为何这箫声中却含有这许多的世俗情意,这于你将来的修行不利。我们修仙之人,不可有太多的世俗牵扯,需知大道无情。”
“是么?师兄他们这么说,您也这么说。大道无情?我不觉得啊!你看,您对我这么好,这是师徒之情,我们门内的弟子互相帮助友爱这就是同门之宜,还有我郭琼云师姐,我们是朋友这就是友情。我的父母生我养我,虽然我现在不记得他们长什么样子,但他们肯定对我有很深的感情。另外我们吃的东西都不是地里长出来的,就是从各种动物的身上取来的。我们修炼用的灵石都是从地底挖出来的,吸取的灵气都来自于自然界中。所谓天生万物以养人,而人无一物可报天。这不是情么,怎能说天道无情呢?而且,这些任何一样都是子衿无法割舍的,既然无法断绝,为什么我不能坦然接受。为什么修道就一定得是无情之道?我想修的是有情之道!掷地有声的话方一说完秦子衿便突然觉得识海一片空灵,当即盘坐在地上,闭着眼一动不动,周身灵气涌动,竟然是悟了。
李玄清被徒弟反问的张口舌,回过神来一想天生万物以养人人无一物可报天:万般皆是道,万物皆有道。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三生万物可不是如此么。当下又是欣慰又是渐愧道:“想我修道三百余载,竟不如一个几岁的孩子看的透。天道有情无情又怎样,即然这情意无处不在,挥之不去,斩之不断,与其整日恐惧它的存在,倒不若坦然接受。”言毕,觉得周身灵气一阵涌动,当即盘坐秦子衿对面,竟是同悟了。好在李玄清来时在临渊亭布下了结界,倒也不怕有人打扰。如此三天三夜过去,师徒俩同时睁开眼睛,心境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李玄清的修为更是精进了不少。然秦子衿却不知道,像这种两人同悟的现象极为少见,多出于心意相通的道侣之中,像这种师徒同悟的事,神洲界数十万年来从未有过。
秦子衿站起来,却是又栽了下去,竟是饿的腿软。三天水米不进,可不得饿么。凡修士,炼气期内一日三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