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人的爱?没有对家族的爱,哪来对民族的爱?
可以说,每一座祠堂背后,都凝聚着世世代代许多人的情感。这种情感天长日久,延伸成为一种文化,一种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文化。
宗祠和族谱总是分不开的。说到宗祠,就得提到族谱。族谱也叫家谱、宗谱,它是血脉中流淌的记忆,是纯正血缘的可靠蓝本,是记载家族或宗族家世渊源、传承世系和宗族事迹的典章文献,简而言之,即家族或宗族的史书。在门第等级观念盛行的宗法社会中,族谱是血缘传承世系的重要凭借,也即家族或家庭的档案。一些源起于贫贱之家的宗族在暴发后,往往要攀附名门,冒认祖先,以显示其高贵血统、祖宗的荫德。因此名门望族都强调秘藏族谱,严禁示人,以免同姓异宗族攀附冒认,故而有“黄金犹可借,家谱不可借”的古训,使家谱成为秘不示人的传家之宝。
家族文化是中国宗祠文化的呈现。家族文化缩小了就是小家文化,放大了就是民族国家文化,祠堂是家族文化的支点所在,所具备的尊敬先人、崇扬贤德、教化后人、凝聚人心的作用,与建设和谐社会一脉相承,不谋而合。家和则国和,族兴则国兴。祠堂里的祖训族规,那些教人学好向善、爱国兴家的内容,是具有积极意义的。另一方面,祠堂很好地反映了一个地方的乡风民俗和建筑特色,实属难得的文化遗存。没有这些具象的东西,传统文化也就少了依附,少了说服力,时深日久,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陷入文化荒漠也就不是危言耸听了。所以说,祠堂,作为传统中国人心中的圣殿,其相应的文化,自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这从曾家的生活方式就看出来了,有能力的子孙,比如曾老、四哥会走出去闯荡。没有能力的子孙,只能依附家族生存。但走出去的子孙,还是心系家族的,每到家祭时,还是会回来。
任何一种制度都有利有弊,只要利大于弊,那它还是有存在的价值。
为什么闽省至今还很多宗族得以保存?一是社会风气,二就是习惯使然了。唐晨不好评论什么,但被这些人看扁自己,还是略有不爽的。
“待会就让你们开开眼界!”
憋了一股气的唐晨,决定拿出自己的全部本事来——然而他面对的情况这么棘手,也容不得他留力。
香案摆好后,唐晨小心翼翼地从那堆物品中,把竹签香拿了出来。
当然,在这之前要先洗手,这是必不可少的一个步骤。烧香前要洗手是常识,因为手是沾染浊气最多的地方,所以供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