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袁在泰国找寻美食,被香料包围的时候,有人依约前来了。
这是一位老人,他的姓氏很奇怪,他姓计,名字叫计乙,人送外号包子计,当然这个“人送”的外号,是一二十年前的事情了。
那还是老蓉城的时候,三大炮、糖油果子在街上还随处可见,计乙的包子是老蓉城一绝,开的“计乙包子”小店,每天早上都排了老长队伍,做的包子也都是每日告罄,用供不应求四个字来形容,完全不夸张。
严格说,在民国的时候计乙的祖父就是做早点的,一代一代传下来,说一句包点世家,丝毫不为过。
计乙是以包子出名,但熟悉计乙的朋友实际上都知道,计乙做得最好的是千丝馒头,那才是他的拿手好戏,而之所以卖包子,是因为制作起来没有那么复杂,对于钱途而言,肯定是包子更好。
现在老蓉城变成新蓉城,计乙包子小店早就关门,变成现在的商场大厦了,但计乙本人混得一点也不差,华夏面点家协会的mishu长,在整个圈子里面,那也是一块响当当的金字招牌。
“现在都会自己坐飞机了,有长进。”柳章在机场接机,看着计乙调笑的说。
计乙看上去六七十岁,实际上只是长相有点着急,今天还不到六十,面色不高兴的看了柳章一眼,上下打量道:“还是一身唐装,难看得要命。”
一上来就怼了起来,不过柳章好像习惯了,没有一点生气的道:“好久不见,走给你接风洗尘,想吃什么。”
“在diànhuà里说,有人能够做比我更好吃的千丝馒头,在什么地方,我去吃那个。”计乙顿了顿,然后话锋一转询问:“那个厨师叫什么名字,是民间大师?”
国内厉害的面点大师,计乙都是认识的,毕竟到了他这个地位和辈分,千丝万缕的人脉是必备的。国内面点大师很多,但在千丝馒头这个拿手绝活上来说,计乙自信成名的是没有人能够超越他的。
是以,如果是真的,只有可能是民间大师了,毕竟高手在民间此话并非开玩笑。
“到了你就知道了。”柳章道。
计乙冷哼了一声,大概意思也就是,出现的东西一定要他满意。
柳章知晓计乙是急性子的人,也没有再啰嗦,驱车往桃溪路驶去,一路之上,柳章多次抛出话题想要交流,但都被计乙一言聊死了,两人关系挺复杂的,此处省略三千字的恩怨情仇。
半个小时后,柳章和计乙出现在桃溪路上,并且柳章还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