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坦集团舰船实验室。
一群科学家正目露精光地盯着面前显示的全息投影。
这个全息投影显示的正是一艘外形中规中矩的刀型飞船。
但是这些科学家们知道,这艘飞船的出现意味着泰坦集团将会占据银河系内底端飞船的大部分市场。
这种全新的技术便是飞船的模块化设计。
分公司已经遍布小半个银河系的泰坦集团已经拥有了制定标准的能力。
唐士哲将一整艘的飞船拆解成了:反应堆、冷却系统、处理器、生活舱、货仓、机库、推进器、武器舱等多个模块。
每个模块的大小都分为:小、中、大、极大,每个等级还分为ABC三个小等级,例如小A就是最小的模块,小C则是小模块中最大的存在。
不光细化了这些模块的分级,在这些模块的周围所有面上,是可以连接任意一个不同或者相同模块的通用接口,就像搭积木一样,使用者可以任意调整各个模块所处的位置。
当然,这样的设计会浪费很多空间,毕竟一些模块不可能是正好的长方形或正方形,唐士哲只能在边角填充一些电池或者氧气瓶来凑整。
为了保证这些模块在遭遇攻击后的生存能力,每个模块都内含能够保证模块最低标准运转的小型反应堆。
这种设计意味着,使用模块化拼装成的飞船,就算被敌人击中了反应堆,武器和推进系统也不会彻底当机,而是能够以最低功率继续运转,不会让飞船变成手毫无反抗之力的靶子。
大型的反应堆舱室起的作用将仅仅是能够让所有模块满血运转,达到设计的最大运转效率。
不光是武器舱和反应堆舱,就连生活舱也配备了独立的反应堆和维生系统,能够保证整艘飞船除了生活舱全部被击毁的情况下船员依旧能够存活超过三个月时间。
而飞船最重要的装甲部分,就如同衣服的粘扣一样,可以贴在任何模块的外表面上。
当然,为了保证装甲的防护性能,在贴满了整艘飞船后还需要错位再次贴上两层装甲,防止敌人的攻击通过装甲间的缝隙攻击到船舱。
这种模块化设计大大提升了战舰的生产效率,同时能够让一些原本无法承担战舰制造任务的工厂也能够参与战舰的建造。
再加上纳米机器人负责的战舰内部装饰的制造,大大拉低了整艘战舰的成本。
可以说,泰坦集团这种模块化的飞船不光建造速度提升了一倍,建造成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