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章敲打会议(1 / 4)

有人说,“臣服于惨烈血腥、场面浩大以及醉心于个性纷繁、直面人性是好莱坞令战争片成为亘古不变的话题的根本原因。”那么,这些因素是否同样能够令学院派注目呢?——《巴顿将军》、《野战排》、《辛德勒的名单》、《勇敢的心》等奥斯卡影片似乎已经足够揭露克林特.伊斯特伍德的野心:不仅仅只是票房,也要获得学院的认同,一手抓票房,一手抓奖项,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不过这明显是野心过大了,文艺和商业是很难相交的两条直线,要将他们连在一起,谈何容易?

2006年底,76岁的伊斯特伍德拍成了两部关于二战中最为惨烈的战役——硫磺岛战役的电影:《父辈的旗帜》与《硫磺岛的来信》。稍了解这位“老牛仔”的影迷,即使未看这两部影片,也能区别出它们与《珍珠港》这类攫取票房的战争片的不同,且与《拯救大兵瑞恩》这类美式人道主义的主旋律影片也不同。伊斯特伍德在电影中对美国人的价值观、道德观、暴力观以及宗教和政治体制的批评和反思一向尖刻,这样一位导演在当下拍二战题材的作品,不由得让人猜想,这“应该”是一部对伊拉克战争进行侧面思考的电影。《父辈的旗帜》核心是美国军方制造“战争英雄”的荒诞性;《硫磺岛的来信》表现的则是日军官兵心中“军人观念”与“凡人感情”之间的挣扎——当然,二者都批判了战争的残酷性以及对人性的扭曲。就这两部影片来看,这种批评和思考是全景式的、较为笼统的、泛人性的,而且是保守的、有限的。

在影史上,制作、发行“姊妹”电影少之又少,而同时将交战双方放到镜头前更是史无前例,因此这是在创造历史,而历史是一种神圣且庄严的事;与之同时,两部影片都是在讲述真实的神圣且庄严的历史,因此,严肃,必须严肃;公正,必须公正!

应该说,这两部片子都是精彩的电影,同时也不乏优秀之处,放之四海都能各领风骚,但是将这样的两部电影摆在一起就不免有了相互冲击相互淡化的意味,人们看电影并不是要真实而全面的观摩一段历史,他们也许只是想要一点娱乐、也许要一些启迪,但伊斯特伍德却赤裸裸的将故事演尽演全演完了,因此,剩下的只有无聊啦。

这两部华纳联手梦工厂投资一亿六千多万制作的《硫磺岛两部曲》算是扑了,口啤更佳的第二部扑得更惨。

幸运女神的垂青并没有如2004年一样关照这个老牛仔,根红苗正的《父辈的旗帜》溃不成军,仅凭颇具“玩票”性质的《硫磺岛来

最新小说: 重生之我的漫画 刘大师的悠闲人生 跟自家男主搅基神马的 部落冲突之逆龙登天 混在地球的道修 强势征婚,女人,乖乖听话! 重生之再许芳华 国仙 重生之气运无敌 总裁大人,我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