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阁 > 其他类型 > 长篇南河 > 尚书+13

尚书+13(1 / 1)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老子这章可算是长篇,细说道。

道是什么样?道是无。无,怎么说呢?老子设定了三个词,夷,希,微。这三个词,应该有当时人们经常使用着的意义,老子赋予特定使用,成了论述“道”哲学体系的概念。夷:平,灭。希:少,见23章“希言自然”,41章“大音希声”,43章“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70章“知我者希”,做名词义趋近于“无”。微,很小,近乎无,后文出现了三次,是特定的哲学观念的表述。化具体为一般,其如书中其他更基本的概念,如16章有:归,复,静,常,明,容,公,全。

不可致诘。致,说透。诘,问疑。老子言道,不避难言之“隐”,具体明白说之。皦(jiǎo),光亮洁白。昧,昏暗。绳绳(min):绵绵不绝的样子,形容“道”之气象宏大且若有若无。名,老子哲学术语,思辨之用。本章四个名,与1章呼应;归于一,终归于无,回到原点,回应有无及前文所论。

犹觉不够味,不尽兴,又借用“惚恍”来承载表述。(惚恍见21章“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阅众甫。”)惚恍前面用了两个无,后面又用了两个不见,多个角度论“道”。

怎么能知“道”?“古”为今用,执古御今。此古,不同儒学之古,是原先、起初。老子之古是哲学之古,孔子之古是政治之古。今词有“古朴”,古、朴同理。“古之道”即无为。执,持;御,驾驭;以执辔驾驭来喻道,“无”载“有”运行。纪,理,头绪;道纪,即返朴归真。

象,是观的对象,范围大于可视的物,人们要借助想象。象,是哲学主要词,是老子哲学诠释所必需。在这个基础上,有与无,虚与实,不见与知,存在与感悟,才有辩证辨识。

喜欢长篇南河

最新小说: 永恒帝主 丑女要翻天:邪帝,请自重 重生巨星归来 我的妹妹是个傻白甜 战地生涯 太古剑魔 清宫娇宠:皇上,贵妃有约 大明崇祯帝 风水墓事 血殇:古老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