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河是黄河支流之一,发源于陕西蓝田县境内的华山南麓,于河南巩义县注入黄河,洛阳因为在洛水以北,谓之“洛阳”!
由于洛河穿越了雄俊险要的崤山、熊耳山,在永宁县以西,多是峡谷地貌,河水湍急,河面多有险滩,与两岸陡壁的落差,达到一百五十步以上,过了永宁县之后,河道变宽,水流才会减缓,与伊河合流,在下游冲击出一快平原,这就是伊洛平原,洛阳就是这块平原的地理中心,所以也叫洛阳盆地。
自古以来,洛阳就是名城,农业、商业、交通尤其发达,汉唐时代的国都,都是长安,但无一例外,洛阳都是东都,由此可见洛阳地位的重要性。
李自成早就看中洛阳,不仅是因为洛河河网密布,对旱灾有天然的抵御能力,还和一个重要的人物有关。
但李自成知道,洛阳是罕见的坚城,绝对不会像普通的州县那般容易攻破,为了拿下洛阳,必须先扫清洛阳周边的州县,让洛阳成为一座孤城。
二十一日,李自成随着李绩部赶到宜阳,宜阳隶属于河南府,是府城洛阳西面最近的一个县,相隔只有七十里。
李绩部到达宜阳县之后,立即包围了宜阳城,直接将军营扎在宜阳的城外,为了防备洛阳方面派出援兵,李自成和亲兵在宜阳以东十里外扎了营,同时派出游骑赴洛阳方向打探讯息。
李绩部的五个千户,与宜阳城内的汉清局联系上之后,不顾长途行军疲劳,当晚便向宜阳发起进攻。
宜阳北临洛水,南靠锦屏山,形成一道扇形屏障,知县唐启泰心智坚决,他依托有利的地形,将城内所有能动用的防御力量,全部用上了。
但令他惊异的是,流寇并没有携带攻城的器械,云梯、攻城车什么的,根本看不到,只有流寇站在弓箭的射程之外,用火器向城头扫射。
难道流寇没打算攻城?向城头扫射,只是为了威慑城内的守军?
唐启泰疑虑不定,但城头上的守军,此刻出现了混乱,受伤的士兵,惨叫之声不绝,在城头上滚着滚着,就和死亡的士兵的滚到一起。
今日的流寇,似乎很特别,他们依仗火器在射程上的优势,根本没有进入弓箭的射程之内,明明可以看到他们,城头也出现了伤亡,但守军却是无法还击,只能对着城外的流寇干瞪眼。
火把照耀下,伤兵凄厉的叫声,显得特别瘆人!
唐启泰原本也是在城头,东城门外,流寇的数量似乎最多,他便来到东城,与士兵们战斗在一起